第二十六章 供不應求(第2/2頁)
章節報錯
何晶問道:“那科創生物能不能給獅城的生物醫藥企業授權,讓他們生產內啡肽?”
程鋼:“授權是可以授權的,但是有幾個問題,授權費用怎麼收?”
“如果給獅城的生物醫藥企業授權那是不是也要給其他國際的醫藥企業授權?”
“另外從授權,到你們開始生產,至少還要半年,半年時間疫情發展情況如何?”
“如果沒有科創生物的技術人員提供支援,你們正式生產的時間不止半年,但是我們現在抽調不出人手來幫助你們建廠,我們自己擴大產能還來不及呢。”
“而且是否將內啡肽的合成路徑授權給其他醫藥企業,這件事需要鄭董來拍板,我已經至少有三個月沒見過鄭董了。”
“每個月只有科創生物的李總能見鄭董一次彙報工作,她下一次見鄭董是三天後,我能讓她去問問鄭董的意見。”
“我現在無法在這種關鍵問題上擅自做決定。”
“獅城的生物醫藥企業很多,可以讓他們先透過實驗室製法製造一批內啡肽備用。”
“或者你們可以跟麥克森商量,讓他們騰一部分產能給你們。”
麥克森是提前鎖定部分內啡肽產能的阿美利肯醫藥銷售企業。
何晶知道自己的施壓失效了:“希望儘快得到鄭董的答覆,另外麻煩問下鄭董能不能最佳化工業生產流程。”
“提前擴大產能。”
科創生物的現狀就是不差錢,賬面上躺著錢花不出去,產品還供不應求。
國內證券市場一直有聲音,意思是科創生物應該在科創板上市,科創生物在科創板上市必然是科創板的龍頭。
股民更是戲稱科創生物名字天生就是為科創板準備的,科創板成立以來之所以沒什麼起色,就是因為科創生物沒登陸科創板。
以至於證監局的領導來姑蘇時都考察調研了科創生物,並且問了科創生物打算什麼時候上市以及上市有沒有考慮在科創板上市。
國內的網際網路公司一般去納斯達克或者港股上市,國內的醫藥公司要上市一般是選擇國內或者港股。
因為阿美利肯不缺優秀的醫藥企業,國內的醫藥企業去阿美利肯上市獲得不到一個好的估值。
現在市場情況屬於,外界都在期待科創生物什麼時候上市,科創生物自己不急,他們根本不缺錢。
一般企業上市是因為要募集資金來讓企業有更好的發展,屬於發展中需要的階段。
連交銀國際都不急著讓科創生物上市,更別說其他幾家投資機構了。
他們希望科創生物再發展一段時間,有更好的估值再上市。
最好是2021年上市,因為受到2020年疫情的影響,科創生物2020年的財報肯定會特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