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實驗室的負責人有太多自己的想法,他只要能把我的意志貫徹落實下去就行。”

“所以這個職位學歷、智商、創造力這些都不重要,候選人的性格、執行力和工作態度是最重要的。”鄭理繼續說道。

程鋼:“好的,鄭董。”

鄭理是科創生物的董事長,負責企業的戰略規劃和科研一切事項。程鋼則是公司的總經理,負責人事、財務、法務等公司執行等事項。

程鋼是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博士,博士畢業後在輝瑞當了幾年的研究員。

後來他發現一件令人絕望的現實,黃種人在米國的生物醫藥企業最多當到中層,中層就是他們的天花板,無論你做出多大的貢獻都升不上去。

發現這件事後,他選擇回國創業,不管學歷還是經歷都頂級的他很輕易的就拉到了風投。

不幸的是,他選擇的研究方向研究出來的成果,在現實中使用範圍很窄,而且相比現在這個領域中廣泛使用的產品提升不高,結果就是公司把錢燒完後倒閉了。

後來程鋼就加入雷君旗下的投資公司——順為資本,他是順位資本生物醫藥領域的負責人。

程鋼回答道:“好。”

在剛開始接到雷君電話的時候程鋼是詫異的,去參與一家生物醫藥公司的初創階段,還只是作為二號人物,主要輔佐別人。

如果他是三十歲剛從奧斯汀博士畢業,他會願意,但他現在已經四十多了,他對雷君的要求是抗拒的。

像他這種頂級人才是不怕中年危機的,以他的履歷去券商做投研綽綽有餘,拿的不會比在順為資本少多少,又或者是去國內的生物醫藥公司當個實驗室的負責人綽綽有餘。

當他得知具體資訊後,他更抗拒了,企業的大股東年齡太小,不確定性因素太大。

中年人最不喜歡的就是不確定因素,直到雷君一句話打動他:

“程鋼,我懂你的顧慮,我向你保證,如果這次創業失敗,順為資本生物醫藥方向投資負責人的位置還是你的。”

“另外我能從你平時跟我的聊天中看到你對於自己之前創業失敗的不甘,我能看出你雖然已經甘於平淡的生活,但是你心中仍然有火焰在燃燒。”

“這次去幫鄭理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內啡肽我相信你作為生物學博士再瞭解不過,它有多大的市場想必你也很瞭解。”

程鋼同意了,他當時心想,正是因為我是生物學博士,我才患得患失,內啡肽的使用範圍與它比起其他常用鎮痛劑的優勢,這些全是未知數。

更重要的是現在這玩意能否大規模工業化生產,也是個未知數,完全靠別人一張嘴上下一碰的說辭,理工科博士可不會輕易相信。

因此程鋼提出的要求是正式赴任前要和企業的大股東好好聊一次。

正是在江城大學門口的KFC裡,程鋼和鄭理的第一次對話徹底折服他了,他意識到鄭理是不能用常理理解的天才。

鄭理的商業天賦、管理能力可能都很普通,但他在科研上的積累、天賦和嗅覺,都讓程鋼深深的為之折服。

關於程鋼之前創業的主打產品,鄭理只是用手指在KFC的桌子上把分子式修改了一下,最佳化了分子結構後,生產成本下降了至少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