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信長之決斷(第1/4頁)
章節報錯
大周紹明七年,公元952年,平城京,殘陽如血。
不過比這殘陽更紅更血腥的,是城外真正的血河!
拿下了平城京應該怎麼樣?當然是要屠城啊!難道還能出安民告示,約法三章麼?
慕容信長帶上了昔日跟張鉊剿滅關中賀川亂軍時,佩戴的金剛面甲,這算是一種心裡暗示了。
每當慕容信長帶上這個面甲的時候,那個義薄雲天、鋤強扶弱的慕容白袍就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冷酷的君王。
一位自張周建國以來,為國討平契丹、高麗、倭國這種百萬人口級別大國,擁有皇子身份的無敵統帥和冷酷君王。
而慕容信長之所以這麼狠毒的下達屠城命令,其實跟張鉊沒什麼關係。
好大兒不知道歷史上發生的那些,此時的倭國,也還是中原身邊的一個小透明,沒什麼劣跡。
之所以要大開殺戒,完全就是因為他和張鉊制定的策略。
要將倭國完全納入中原文化的核心區,在他們已經開始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時,最好用的辦法,那就是殺人!
且這次,還不同於昔年隋唐攻打高句麗。
昔日平壤被破時,高句麗已經被隋唐兩代連續數十年放血,等到平壤失守,昔日帶甲十萬的高句麗,已經被殺的男丁十不存一,完全失去了抵抗意志和絕大部分的傳承。
即便這樣,薛仁貴在平壤城中,都還是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屠殺。
而到了慕容信長這,倭國是在三場大戰中迅速被打垮的,前後只有半年多,現在他們只是暫時失去了武力,可不是已經完全臣服,更別提還要清洗倭國已經開始出現的自我文化。
就算是為了暫時站穩腳跟,那也需要一個能震懾所有潛在反抗者的大恐怖降臨!
在這種情況下,慕容信長下達了冷酷的命令,先是向訓率五百甲士衝入平城宮大內,將大內所有的武士、侍從、內官全部處死。
再將已經被嚇瘋的朱雀法皇,以及太后穩子,村上天皇、歷代天皇的中宮、女御、右大臣藤原師輔、大納言藤原顯忠、中納言源高明等公卿貴族百餘人全部拘押出來。
隨後就在朱雀門外,用裹了鐵皮的大棓,將之如同豬狗一般全部錘殺。
隨後,大軍進城,按坊市開始搜捕,平城京中的官員,自從七位下掃部少允、內藏佑、正親佑以上百官,不管是實任官還是虛品,一律全部捕殺。
再之後,平城京中所有擅長使用假名之人,包括所謂的和歌歌仙,抄寫的書吏,也全部逮捕處死。
在進行殘酷殺戮的同時,陳思讓、王廷義兩將還各引兩千騎兵,在城外展開拉網式搜捕,不準哪怕一條狗一隻貓從平城京中跑出去。
煙火四起,哀嚎遍城,從申末(下午五點)開始的搜捕與殺戮一直持續到了深夜。
到了第二日早晨,休息了一晚的趙思綰與乞活郎進城。
如果說昨天是用梳子梳了一遍的話,這就是要用篦子再仔仔細細的篩一遍了。
所謂匪過如梳,兵過如篦就是如此。
此時平城京中由於難民逃難,差不多有接近二十五萬人,慕容信長給趙思綰的任務,就是將城中所有有姓氏者。
不管他是藤原家的、源家的,平家的,還是山名、大江、小野等名家,或者是一些小家小姓,也全部找出來處死。
哼,平城京內很多人還以為慕容信長會需要他們這些可以說是倭國中的文化階層的配合,從而好掌控倭國呢。
但他們想錯了,張鉊和慕容信長的計劃,從來都是將這批人殺光,管他有多少人,反正全部殺光就對了。
如何湮滅一個已經開始有自己特色的文明?很簡單,誰開始變得有特色,不!誰有文化,殺誰就行了。
把所有能認識字,寫字,有民族意識的全部殺光,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這就是張鉊為慕容信長精心配了幾十萬屬民的原因。
張鉊一開始的計劃,就是讓這些屬民去成為倭國的文化階層,用他們來取代原本倭國的文化階層,至於底層百姓,有的是時間來慢慢調教。
欲亡其國,必先滅其文化,這是幾百年後大缺大德的殖民者所驗證過的鐵律。
在趙思綰進行肉體滅亡的時候,慕容信長還下令掌書記韓匡圖,率領各文書參謀們進城。
他們進城後,將平城京中所有書籍,不管是竹簡還是紙張,亦或是木板、獸骨,只要有文字記載的,全部燒燬。
同時,平城京中,所有與大唐形制不相符合的建築,全部拆除,搗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