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萬里破敵張賢太(第2/4頁)
章節報錯
第三個就是寧遠直隸府了,官長為持節督撫寧遠錢糧軍政諸事,簡稱寧遠總督。
同時與其他兩個直隸不一樣,寧遠總督是由皇帝直接任命,是不經過尚書省吏部的。
說白了,寧遠就是一個皇室私人領地,同時還兼具著為夏君夷民提供血包的功能。
比如現在寧遠囤積的數百萬石糧食,數十萬支箭桿,以及龍韜院聯合天工院在這裡開始的兵工廠,都是為未來西征準備的。
是以,每一任寧遠總督都是皇室最信任的親信,甚至就是皇室自己人。
張賢瑀在寧遠呆了一個月,這一個月他可沒閒著,現在河中行省情況複雜,特別是自己人幾股勢力之間的互相爭鬥,使得張賢瑀必須要先冷靜分析出結果後,再有所行動。
要知道這些人中,哪怕是最邊角料的定海大公魯三郎,那也是東歸派的人。
其餘白從信不但是元從派,還是元從派中排位第二的功勳元老。
李從德就更不用說了,于闐李家勞苦功高,與張家、曹家乃至整個歸義軍都有極深的牽扯,更完成了張周的第一輪天使風投。
郭婤兒呢,這個女人不簡單不說,她還跟薩曼波斯內的激進派和六法宗在河中的激進派牽扯很深,輕易不能亂動的。
這一切導致了張賢瑀面對他們,是不能使用武力的,如何解決各自需求,把他們擰成一股繩,完全考驗的是張賢瑀的個人能力與政治智慧。
浩瀚如煙的各種文件,包括錦衣親衛密探這十餘年來的記錄,出身龍韜院但已經在河中紮下根的先行者彙報,官方的文件、文書,民間的傳聞,商人的記述,朝廷官員的見聞等等。
林林總總都需要張賢瑀在短時間內,從這裡面篩選出有用的資訊。
這就是能力,這些記錄,可不是後世你看到的,下屬精心做好,條理清晰,還有圖片和表格的文件。
而是一大堆寫在各種粗糙紙張、羊皮甚至是白木板上,相當簡潔的文言文式記錄。
且當中還有很多無用資訊,需要你去甄別和取捨。
一般人看到這些,腦子直接就會宕機,CPU都得冒煙,但張賢瑀只花了五天時間,就把這個給理清出來了。
先看白從信這,這位元從大將一直在鬧騰,實際上是出於焦慮。
因為他的鄭藩國,雖然佔據了河中包括石國城和白水城在內的富庶之地,但實際上國土面積並不大。
只有寧遠的三分之二多一點,大概跟漢中盆地差不多大,這點面積中有民五十幾萬,其中算是漢民的就有十五六萬。
除此之外他白從信還有一萬多原本的龜茲族人,也就是歷史上的黃頭回鶻,鄭藩國的封臣大大小小也有上千人。
這就導致鄭藩國面積不大,人口雖然有五十幾萬,但當老爺的人還是多了點,以至於眾人可以富貴,但又不能太富貴。
至於繼續向外擴張,白從信西面是魯三郎的定海大公國,北面是虎廣為女婿控制的宋藩國,東面是他不能動的寧遠直隸府,西南是薩曼波斯,東南是佔據撒馬爾罕的金藩國。
他媽的,這算是完全把鄭藩國的未來,給四面圍堵堵死了啊,未來已經完全能看到頭了。
而當初為了打贏第四次石國城之戰,白從信開出了極高的賞格。
戰後為了安置族人,又不能不兌現承諾,那就只能壓縮王族控制的土地。
在如今全天下已經形成的燕、楚、宋、鄭諸藩國中,鄭藩是王室佔有土地和其他財富以及人口最少的蕃國,甚至都比不過魯三郎的定海大公,以及農民富的日南君侯。
這怎麼讓白從信不急嘛,他現在就跟郭子儀一樣,有七個兒子八個女兒,孫子、孫女已經二十多個了,日後還會越來越多。
鄭藩王室能掌控的財貨、土地和人口根本就不夠分。
就這麼一直下去的話,只要他一死,不出二十年,鄭藩就要內亂,還是大大的內亂,白從信沒法不急啊!
他急的頭髮都快掉光了,但又沒有別的辦法,就只能想法去蠶食李從德的金藩和薩曼波斯,能搞一點是一點。
而金藩國呢,張賢瑀一條條的理出來了,這金藩地位不同尋常,于闐在朝廷之內,安穩又富裕,還是祖地。
現在一朝移藩到了康居(撒馬爾罕),治下百姓不願意接受金藩的統治,不斷往臨近的安息(布哈拉)、東安、解蘇(杜尚別)跑。
同時又還要面臨西北面白從信的壓力,西邊的薩曼波斯也不能信任,東邊還要跟佔據吐火羅,尚未臣服安遠國叛徒打鬥。
這就像是個本來吃喝不愁的富二代,突然被攆出來搞什麼自主創業,公司好不容易開張,四面八方都是問題,心裡能舒服就怪了。
而郭婤兒這邊,問題有兩方面,一是曼蘇爾已經十六歲,算是長大了。
雖然他在郭婤兒的養育下,對漢文化的親近度很高,又皈依了六法宗,但這河中之地,顯然朝廷並不打算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