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劍南四川與三州豪酋(第2/3頁)
章節報錯
對於趙廷隱、石頵等人都希望能回代北、河東故鄉省親的願望,表示一定會上書皇帝,歸降蜀軍的去留也通報了張鉊的決定。
張周紹明三年,公元948年六月十一,在欽差天使裴遠與馮道到達蜀中之後,蜀中的局勢終於趨於穩定。
張鉊在深思熟慮之後,在現行的省府州縣四級體制中,增加了道這個行政單位。
主要就是針對蜀中的複雜情況。
蜀中廣大,若是留陰正奇一人鎮守,他是管不過來的。
若是將蜀中拆分為兩個行省,將更加不利於蜀中人心安定和治理,所以加一個道,更方便分割治理。
張鉊先決定留陰正奇鎮守蜀中,將伐蜀行營衙門和平蜀行營衙門的編制都取消,改為建立劍南四川行省。
以陰正奇為假節鉞,都督劍南四川諸道府州縣軍事,劍南四川行省平章,劍南四川行省防禦使。
假節鉞,代表著陰鷂子在對一般文武官員上有生殺大權。
都督劍南四川諸道府州縣軍事,則是代表進入這些道府州縣的親軍和禁軍,陰鷂子都能調動。
劍南四川行省防禦使一職,則是將行省的衛所軍以及民間義從健兒和長征健兒的指揮權,也給了陰鷂子。
可謂大權獨攬。
另外張鉊還特意任命戶部右侍郎申文炳入蜀,為劍南四川行省布政使,協助陰正奇處理全川政務。
同時,劍南四川行省下設立四個道。
其中劍南西川道由邛州(邛崍)眉州(眉山)雅州(雅安)綿州(綿陽)梓州(三臺)組成,安撫司駐地在雅州。
劍南東川道由閬州(閬中)戎州(宜賓)榮州(榮縣)果州(南充)瀘州等組成,駐地在戎州。
漢中道則是除了原本的漢中以外,還將利州(廣元)等地劃了過去,以興元府為安撫司駐地。
剩餘的地方,包括整個後世重慶市加上四川的巴中、達州兩市在內,組成寧江道,安撫司駐地在原孟蜀寧江軍節度使的駐地夔州。
這樣做不但可以讓四道安撫司的安撫使,分擔陰正奇的施政壓力,使新朝的命令更能深達基層,還可以鎮壓四方。
分完了道,張鉊改雅州為雅安府,以出身涼州的崔虎心為劍南西川道安撫使,雅安府尹,雅安府兵馬督監。
命他利用大半個成都平原的資源,安撫周圍各蠻人土著,主持六法宗進入川西、川北的工作,並且警戒高原上吐蕃舊貴族和各路上師對於六法宗的反撲。
恢復戎州(宜賓)南溪舊稱,稱南溪府。
以郭榮為劍南東川道安撫使,南溪府尹,南溪府兵馬督監,並命郭榮在南溪府以北的榮州,繼續擴大鹽礦規模。
其實此時的榮州公井縣,就有漢代留下的富世井、大公井等大鹽井,但張鉊知道,還有很多沒開發出來。
因為這地方就在後世的宜賓,元代以後宜賓的鹽業,可是能供應川渝雲貴四省的,還硬生生在川菜中發展出了一個鹽幫菜,絕不只有現在的規模。
張鉊相信,只要郭榮把後世自貢的鹽礦發展起來之後,這裡立馬就會興盛起來。
同時完全可以用鹽這個戰略性的資源,對南邊的大理國形成威懾和一定程度上的控制,要知道此時的大理國,可是非常缺鹽的。
而且,張鉊還準備把裴遠的長子裴全禮,自己的兩個兒子張賢存和張賢瑀,以及小黑熊張烈朝等都扔到南溪府去。
讓他們好好鍛鍊鍛鍊,我張聖人可不會玉斧一揮,川西、川北和雲南都不要了。
同時,將寧江道的安撫司駐地擺在偏僻的夔州,正是應郭威的要求。
目前郭雀兒已經基本擺平了湖南行省各處不服的勢力,準備開始經營湘西之地了。
張鉊在夔州設立寧江道,專門就是為了將這一大片地方的資源,用在往南經營黔北、湘西這片區域。
而且張鉊還給郭威配了一個好幫手,他將折德扆任命為寧江道安撫使,夔州知府,夔州府兵馬督監。
只是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折德扆本來在朔方行省是平章,到了劍南四川卻只是一個安撫使。
人家本來就有戰功,不給升官就算了,結果還降級,肯定是說不通的。
於是張鉊就只能採取高配低職的辦法,加折德扆為門下侍中,同時將折德扆自己帶來的禁軍永安鎮就地安置。
並且許諾,在安定黔北、湘西各族之後,會在折家挑選合適人選入黔北擔任宣慰使,實際上就是土司。
至於漢中道,張鉊乾脆讓立下大功的爾朱景直接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