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有個問題,就是現在的西京洛陽,是在契丹人手裡,要搶佔汜水關,就要繞過整個洛陽城,風險是非常大的。

而且汜水關防東不能防西,若是契丹人比張昭大軍來的快,先期東西夾擊汜水關,再在洛陽城外以逸待勞,那麻煩就大了。

張昭還沒表態,趙延進眼珠子滴熘熘一轉,立刻就明白張昭是不想冒險了,他正要說話,李存惠站出來說道。

“我十萬大軍,步騎皆備,又多有戰船,順流而下,以堂堂之師,足可擊滅北虜。

而搶奪汜水關萬一失敗損傷精銳,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世界上,有喜歡打堂堂之陣平推的,比如閻晉、李存惠就是這種。

但也有喜歡出奇的,歷史上冠軍侯霍去病就是典型,而在張昭這裡,慕容信長、馬鷂子、馬殺才都是這種。

趙延進年少聰慧,允文允武,實際上也是個喜歡出奇的。

但這個出奇,不是說瞎搞憑想象來,而是要做好萬全準備,至少要有五成可能性,他想了一想,突然想到了一個人。

“大人,晉國河陽兵馬留後李建崇敦厚持重,兵卒多信服,若是他能反正,以為內應,偽遼西京留守麻答定然無法抵擋。

這樣咱們先下洛陽,再奪汜水關,此戰就先贏一半了。”

張昭這就來了興趣了,若是能把遼國在西京洛陽的軍隊趕走,這以後就算是不能馬上擊垮契丹人,也能和他們在汜水關對峙,把他們慢慢拖垮。

“那如何讓李建崇反正,進哥兒可有妙策?”張昭滿含鼓勵的問道。

趙延進瀟灑一笑,“若要說服李建崇,只需要兩人出馬就行。

趙節帥當年曾與李建崇同袍,其深知趙節帥為人,如能相見懇談,必然可以打動他。

另外昔年明廟皇帝對李建崇有大恩,他們曾一起在武皇帝麾下同掌牙兵,為帝之後又有提攜之恩。

大人若讓益哥兒修書一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李建崇哪怕血染衣袍,也必定起兵。”

一旁的趙暉聽著趙延進一口一個趙節帥,只聽的眼皮突突的跳,要不是張昭在面前,他定然要這逆子知道知道厲害。

張昭不知道的是,若說趙延進這樣喜歡讀書的,皇甫遇、王清這樣忠義的,在五代武人中算是極少見,但李建崇這樣的,簡直就是瀕危。

因為此君,是個老實人,史書上評價是忠誠,純厚,不善言辭,不通權術。

這可是五代牙將啊喂!竟然能得到純厚兩字的評價,完全就是獨一份。

這李建崇少年就跟隨李克用,從兵卒做起,參與了從晉到後唐的一切戰鬥,跟隨李克用、李存勖、李嗣源、石敬瑭幾代帝王。

每代帝王面前,都立有功勳,功勞立了一堆,滿身都是傷,竟然連個節度使都混不上。

這就是他不會鑽營,不會哭鬧,自然也就籠絡不住牙兵,形成不了自己的勢力。

各路帝王在安排官位的時候,必定都要先安撫刺頭,等到李建崇的時候,就啥也不剩了。

他能從一個牙將提升到刺史、防禦使這樣的位置,還是明宗李嗣源知道他的為人,特意提拔的。

所以趙延進才會說,有李從益的親筆信,李建崇一定會買賬的。

張昭不知道李建崇的事蹟,但現在他身邊也有不少的代北武人了,旁人自然會跟他說,瞭解情況後,張昭對李從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