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長安與開封(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糧食來源仍然是個大問題,河西、隴右是提供不了這麼多糧食的。於是,張昭只能去坑一坑孟昶了。
張天王專門把那個在高昌揪住頡利毗加衣袍不放的王九郎,找了出來。
這小子被扔到西域,出使過黠戛斯和烏古斯等地後,已經被鍛煉出來了。
他出使孟蜀的使命很簡單,那就是告訴孟昶,從此時起,蜀地想要購買河西的白糖、冰糖、香料以及其他西域商品,只能用銀票,不能用蜀中鑄錢交易了。
而且不接受銀票與蜀中銅、鐵錢的直接兌換,蜀中商人必須用錦、綢、絲、綃與糧食各半來兌換銀票,然後再用銀票來購買河西貨物。
這就是隱蔽一點的勒索,雖然目前兩國交易中,銀票已經佔到了近一半,蜀國已經在被吸血了,但完全禁止蜀中的錢幣,還是跨度很大的。
所以張昭找來了王九郎,相對於武達兒、武原兒這種老派使者,王九郎這種在張昭干預下成長起來的人才,更能理解張昭的意圖。
“此事的關鍵點,在於你要讓孟昶相信,關中極為缺糧,所以某才會出此下策,不然蜀國上下,是不會接受這種突然變動的。”
王九郎看了看張昭,很有把握的說道:“臣知道,此事的關鍵,就是要激起孟昶的貪婪之心。
讓他把我們的從蜀中獲得糧食的行為,當成我們急缺軍糧的無奈舉動。
讓他覺得,反正不久他就能得到至少半個關中,如此才會放心提供糧食,以求我們早日出關與契丹人拼命。不過...。”
王九郎遲疑了一下,“大王,若是要讓蜀中糧食運到關中,以目前的道路,轉運的效率太低了,我猜蜀國可能會提出擴寬棧道或者疏通斜谷水以運糧。”
張昭冷笑一聲,王九郎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這其實也是張昭斷定孟昶會同意運糧的一大原因,那就是蜀國可以藉機疏通入關中的道路,以後方便他們運兵入關中。
“孟昶小兒,長於深宮之中,哪知世事險惡。
蜀中無良馬,騎兵還不如吳唐,孟蜀精兵,大多出自夔(奉節)、萬、黔(黔江)、合(合川)瀘、戎(宜賓)、巴(巴中)諸州,乃是最好的山地兵,惜乎不習騎戰。
孟昶要敢來,就把他放進關中平原,讓他們嚐嚐西涼鐵騎的厲害。
就這麼辦,你上去寫一個條陳上來,把各種可能的情況都事先預估一下。
吾也會讓太醫院判韓七娘子配合你,還是走韓保升的路子,摸清孟昶脾氣後,對症下藥。”
話說到這,張昭看了門外正在為大軍出征熬製解暑湯藥的太醫院隨軍醫士們一眼,怎麼當初趙今方就沒死在亂軍之中呢。
要收趙今方沒了,他納了韓七娘子,那樣就真正能驅動韓保升這個孟昶的寵臣,為自己做事了。
太醫院中,正在苦心研究怎麼更好治療槍棒傷的某趙姓太醫院院使,突然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冷顫。
。
。
就在張昭開始整頓關中,自封雍王,準備出兵中原,與契丹人一決雌雄的時候。
契丹國主,我張天王的的義兄耶律德光,也在東京開封府正式立國了。
當然,由於耶律德光前期為了讓趙延壽和杜重威賣命,忽悠過這兩人,都允諾過讓他們當中原天子,所以耶律德光也不好直接說自己當,於是他耍了一個小心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