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馬楚的命根子(第2/4頁)
章節報錯
他們共同歃血為盟歸順馬楚,尊馬希範為王,使馬楚在名義上,獲得了湘西、黔東、黔南的大片領土。
這是在中國歷史上極為重要的事件,標誌著湘西、黔東、黔南、豫東南的各少數民族於唐亡後,再次歸於國家。
溪州會盟還立了一根大銅柱,直到後世都存在,銅柱銘文清楚記載了雙方會盟的情況。
自此以後,在彭家的約束下,湘西、黔東、黔南的土蠻逐漸接受中原文化,再無大規模的叛亂。
到了明代,這一帶的溪洞各族人民,甚至屢次幫助中原王朝出兵平定東南倭寇叛亂,以及抵抗滿清入寇。
渝東南一帶的土人,至今尚有臘月二十七、二十八才是正式過年的傳統,就是因為當年他們應徵往東南打擊倭寇,來不及過年,因此就把過年的時間提前了。
明末女英雄秦良玉帶白桿兵出征的時候,可不是全是石柱兵,還有大量的渝東南酉陽、秀山等地的土家族士兵。
而在秦良玉之前,明萬曆年間,以溪州(湖南永順縣)為主的各溪洞土司,就經常出兵到東北、東南為朝廷作戰。
張鉊現在對面的這個彭士愁,就是後世傳承八百餘年,歷經唐宋元明清五朝,一直到雍正六年(1728)方才被改土歸流的永順彭家土司家族始祖。
至今在湘西、貴州、渝東南的苗、侗、土家族人中,彭、田、向等都是超大姓。
而當時彭士愁派出去主動求和的兒子,就是這次作為貢使前來求見張鉊的彭師嵩。
張鉊只召見了彭師嵩不到一盞茶的時間,也立刻就發現,他面前的就是永順彭氏土司的建立者之一。
張鉊明白,自己返回東京開封府的時間,又必須要推遲了。
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他知道誰能信任,誰不能信任。
眼前的永順彭家,就是他最可是信任的鎮守湘西、黔東人選,以及還能依靠他們整合整個湘西、貴州的土民豪酋。
彭師嵩也不是一般人,當初他彭家危在旦夕時,就敢冒著被楚軍殺死的危險,冒死下山尋求和解,這種人怎麼可能是無能之輩。
此人雖然粗豪不懂禮儀,性子直來直去,但確如張少敵所說,持重知恩。
他見到張鉊的第一句話,就是把以彭家為首的北江蠻,跟朗州雷、向氏為主的朗州蠻區別開來。
因為彭師嵩非常清楚,朗州蠻幫助馬希萼奪權沒有什麼錯,他們彭家若是有機會,也會這麼幹,但是劫掠並焚燬潭州城,那就太過了。
這是要結下死仇啊!而且這麼一來,不管是馬楚恢復實力後,還是朝廷控制了湖南,都必然要追究這件事的責任。
張鉊點點頭,表示瞭解兩處的差別,笑著對彭師嵩問起了他父親彭士愁的身體狀況,並詢問迅速安定溪、辰、夷、大小播州和南寧州的辦法。
因為這些州的盟約物件,是楚王馬希範和楚國,如今張鉊要收了馬楚這個割據政權,勢必要重新與這些溪洞蠻族訂立盟約。
彭師嵩大為愕然,他沒想到張鉊不問怎麼平定馬希萼,反倒來問如何安定各溪洞蠻族。
當然,彭師嵩對這件事也十分關注,他冒險將兩個兒子都扔在了潭州,就是為了彭氏家族的未來計。
要是中國天子不同意和遵守溪州盟約,那戰火又將燃起了。
張鉊看著驚訝的彭師嵩笑道:“馬希萼並非楚國嗣主,又殘暴不得人心,朕自需遣一將提五萬鐵甲,滅他如同探囊取物。
反而是溪、辰以西各地,好不容易服膺王化,若是處置不善,再度亡歸山林,反抗朝廷。
昔年爾彭家與馬家血戰中損傷的那十數萬生靈,豈不白白流血了?”
彭師嵩聽到張鉊這麼說,一個頓首大禮參拜到地上。
“聖人真有將南北江各溪洞百姓與潭、嶽等州漢民一視同仁的想法?”
張鉊把彭師嵩扶了起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只要你們辰、溪等州豪酋能遵從朝廷律法,聽從朝廷調遣,朕又為何不能將你們一視同仁呢?
朕無意將你們趕盡殺絕,想來爾等也不願歲歲入寇,然後被朝廷大兵圍剿吧?”
彭師嵩站了起來,激動的拉著張鉊衣袖,“潭州以西各溪洞豪酋,除了昔年雷氏那樣的殘暴之徒,只要能得朝廷平等待之,不封鎖貿易,不以鹽糖鐵等物巧取豪奪,絕不會生反叛之心。”
彭師嵩聽懂了張鉊的言下之意,張鉊也知道彭師嵩在說什麼,因為兩人用的詞都是豪酋。
張鉊在表示,願意承認這些豪酋統領部民的權力,彭師嵩則在追求他們這些溪洞豪酋與漢官平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