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暴雨梨花槍(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延明一副天下我最屌的模樣出來了,但實際上這還是收斂後的。
最開始的時候,作為曹氏歸義軍的權三代,曹延明看閻晉、馬鷂子、馬殺才等人,都是用看僕人的眼神看他們的。
因為這些人都是歸義軍的最基層軍官,地位跟曹延明差了十萬八千里。
至於白從信和瓊熱多金等人,曹延明正眼都懶得瞧,這些該死的腌臢馬賊,多看一下都得去洗眼睛。
不過等跟著張昭一起呆了兩年多以後,曹延明身上的傲氣已經被洗的差不多了,也能學著張昭的樣子平等待人了。
不過嘛!傲氣還是不少的,特別是他與李聖天的二女兒天璽公主定親之後,那股貴人的高傲感,那股某是研究天地大道神火雷的人上人優越感,又冒出來了不少。
張昭斜著眼,冷笑的看了曹延明一眼,曹延明臉色一變,立馬就老實了。
對誰他都敢擺譜,唯獨對張昭,曹延明是半個字都不敢多說,因為他知道,這位表叔兼妹夫,有的是手段拿捏他。
一杆長槍被曹延明遞到了眾人面前,如果說有什麼不一樣地方的話,那就是槍頭位置下方, 多了一個圓管子。
眾人大惑不解,曹延明則有些洋洋得意, 不過視線掃到張昭身上的時候, 曹延明突然就變得有些崇拜起來, 臉上更是多了幾分謙虛。
因為這玩意,實際上是他和火雷衙的人在張昭的指導下完成的。
這玩意就是中國歷史上從南宋一直用到了清代的梨花槍, 說起梨花槍,很多人都知道,這不就是南宋末李全楊妙真夫婦所創的槍法嘛, 有什麼稀奇的?
其實這大錯特錯了,因為梨花槍根本不是什麼傳統的長槍,梨花槍法也不是什麼傳統的槍法。
梨花槍其實特麼的是一杆火器,梨花槍法更應該被命名為為與後世刺刀術近似的槍銃法。
按歷代武備志的記載, 梨花槍是在傳統大槍的槍頭位置,用鐵環箍一個竹製包獸皮,或者乾脆就是鐵質的圓筒。
口徑從三分到一寸八分左右不等, 長度約為二尺餘。
內含木炭、鐵滓、碎瓷屑、硫磺、砒霜等混合藥劑, 具有燃燒、毒煙、噴射等作用。
兵士們還可以隨身攜帶數個藥筒,以備更換髮射, 噴射出的毒焰可達幾丈遠。
所謂的暴雨梨花槍, 根本不是把梨花槍耍的暴雨潑不進,而是它能發射暴雨一般的火焰和破瓷片以及碎鐵屑。
這玩意發展到明代,最後進化成了梨花槍和三眼銃兩個分支,直到火繩槍大規模應用後才開始消失。
但也不是完全消失, 清代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都還用過, 只不過已經遠遠過時了而已。
而張昭最開始也是希望一步到位直接搞三眼銃的,結果發現太費時了。
三眼銃那坨鐵對於現在的冶煉技術來說, 成本太高,至於鑽眼, 成本就更高了。
有時候阻礙軍事器械新發明的不一定是技術, 很多時候是因為成本。
至於直接把梨花槍的大圓筒搞成一杆火槍,可以用來射鉛彈的操作張昭也想過, 最後也因為技術成本的原因放棄。
首先鉛彈的成本很高,其次要是準備像火繩槍那樣發射鉛彈的話, 密封性就得要求高。
就張昭手裡這些薄鐵皮的圓筒,甚至竹筒和木筒, 根本達不到要求。
恐怕到時候不是發射鉛彈, 而是直接把槍頭都一起給炸爛, 所以到最後,張昭都放棄了,一步一步來吧。
在曹延明的示意下,兩個隸屬於火雷衙的工匠走了過來,兩人開始演示手上的梨花槍。
開始只是捅刺格擋什麼的,沒什麼稀奇,就在馬鷂子等人不耐煩的時候,戲肉來了。
一個工匠用火摺子點燃了梨花槍下的圓筒的引線,幾息之後,轟的一聲脆響。
小書亭
在眾人驚恐的眼神中,圓筒突然冒出了一截火龍,噴射的有兩丈多也就是六七米左右遠,熾熱的火光中,還帶著一團毒煙噴出。
被工匠對準的,是一隻披著鐵扎甲的羊兒,它被噴個正著,隨即劇烈的抽動了起來,三兩下後,更是倒在地上咩咩的慘叫。
馬鷂子趕緊跳過去看,結果被還沒有飄散的毒煙嗆得咳嗽不止,等到煙霧散去,眾人才一起過去看了起來。
扎甲被劇烈的高溫燒斷了兩截甲葉的繩索,甲片歪歪斜斜的露了出來,裡面的羊兒,一大團面板直接被燒成了扭曲狀,都快熟了。
“好厲害的毒火!”馬鷂子第一次用驚恐的眼神看著曹延明。
“這毒火竟然能燒斷連線甲葉的繩索, 要是戰陣之上,某先放毒火燒爛對方扎甲,再順著此處捅刺,敵人豈非跟沒著甲差不多?”
“鷂子你想錯了!”閻晉嚴肅的搖了搖頭。
“這樣雖然也有用, 但也只相當於破甲,根本沒提升多少殺傷力,我看最重要的,不是用來燒甲葉的繩索,而是對著眼睛來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