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就叫小約翰可汗吧(週六補更)(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昭說著,看了陰鷂子和閻晉等人一眼,這次的任務不比這場大戰輕鬆。
首先就是張昭第一次拿出了五千大軍,雖然其中四千人都是從八剌沙袞各部葉護和郭家的景教牧民中抽調出來的,但仍然要算是張昭成軍以來,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了。
而且這次西進,是軍事為輔,政治為主,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監督臣服的神戰者們,懲戒阿史不來城以西和白水胡城以東的原喀喇汗國各部落,用天方教的屠刀,將他們逼回佛教和景教的懷抱。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懲戒部落的名單和懲戒程度,都是由提特西古大師和景教三位大德一起制定的。
哪個部落在天方教東進中出力最多,行為最為惡劣的,都將會受到極重的懲罰。
而在把這些部落逼回來之後,又會依靠他們扼守住怛羅斯以東。
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給八剌沙袞足夠的緩衝。
二是對薩曼波斯形成足夠的威懾,讓他們把資源又開始往塔什干堆。
這樣可以極大減輕張昭進攻的費爾幹納盆地的難度,甚至在後面劫掠印度的時候,都可以拿這個威脅薩曼波斯。
說幹就幹,陰鷂子和閻晉等人以及一些佛教和景教僧侶都開始向張昭辭行了,張昭則要返回八剌沙袞。
李聖天把這一大攤子扔給他,本來在擊敗薩曼波斯之前,張昭是想穩定住局勢就走的,但現在,他突然又捨不得了。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自己血戰得來的地盤,更何況,八剌沙袞這一票葉護、伯克和宗教領袖確實需要一個領頭人,對他也算比較信服,或者可以把這當成一個自己的地盤?
所以張昭把繼續打擊薩曼波斯和怛羅斯等地部族的任務,交給了陰鷂子等人,他自己則要返回八剌沙袞安排後事,
那麼....,該在八剌沙袞安排一個什麼樣的政體,以保證穩定和自己的利益呢?
張昭摸了下巴思索著,他突然想到了菊兒汗這個詞的另一個含義。
菊兒汗實際上拼做Kul k這個詞在古突厥語中的意思是榮耀。
菊兒是漢文的音譯,有時候我們也把這個詞翻譯成古爾汗或者處羅可汗。
關鍵點不在這,而在於它的讀音,菊兒汗、菊兒汗,如果你讀快一些有點像什麼?是不是有點像John,也就是約翰。
這就扯到一個非常扯淡的玩意,在基督教的傳說中,經常會提到一個人物,約翰長老和他的國度。
這是個基督教徒臆想出來的國度,起因是塞爾柱帝國屠豬殺狗般的攻滅了十字軍東征在地中海東部一帶建立的埃德薩伯國後,並且有繼續擴張的意圖。
這引起了其他幾個十字軍東征後建立的小國,如耶路撒冷王國和安條克公國的極度恐慌。
而恰恰在此時,耶律大石在卡特萬草原上,一戰直接把塞爾柱突厥帝國給幹崩潰了,加上當時西遼首都虎思翰耳朵,也就是八剌沙袞,是景教的宗教中心。
對此,感覺死裡逃生的安條克公國特使于格在回到歐洲,特別是面見教皇猶金三世的時候大肆吹噓。
說是在亞美尼亞以東,有個叫做約翰長老統治的聶斯托利派國家十分強大,而且很仗義。
在聽到塞爾柱突厥要進攻基督教兄弟國家後,立刻率軍打敗了塞爾柱突厥人,拯救了安條克公國在內的一大批基督徒國家。
這傢伙,菊兒汗被他打聽成了約翰,卡特萬之戰變成了拯救安條克公國和耶路撒冷王國的戰爭,所以有些後世人會戲稱耶律大石為約翰可汗。
這份死裡逃生的感覺加上基督教徒對救世主文化的痴迷,再加上當時塞爾柱突厥確實把基督教世界給欺負慘了,約翰長老的國度,直接成為了基督徒心中最夢幻的夢。
這票一直被天方教全方位吊打的歐洲土鱉,從此為了尋找約翰長老國,可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甚至到了成吉思汗時代,他們都還在找,還一度把成吉思汗當成約翰長老。
雖然目前約翰長老的傳說還沒在歐洲人中開始傳播,東羅馬帝國的馬其頓王朝也還處於輝煌鼎盛中,但自己可以把約翰長老這個傳說這撿起來用一用啊!
而且郭家把景教掌握的這麼好,不用實在是可惜了!
或許,自己應該去問問郭玄禮有沒有女兒什麼的,可以在這裡留下一支人。
這樣可以用景教的身份往西去一點,去一去伏爾加河和頓河,去金帳汗國的土地上轉一圈。
日後東羅馬帝國崩潰後,或許還能搞個弱宣稱,聶斯托利派也是正教嘛!
是不是還可以用聶斯托利派,搞出一個唐人上歐人下的黃白羅斯公國?
號稱唯一的正教,再把西歐和中歐的天主教當成異端討伐?
對了!要是自己有個兒子,還可以叫他小約翰可汗,誰叫那個死耗子總喜歡鴿,還敢沾沾自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