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醫學不分貴賤!(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人走出飯店,全部直奔醫院去了,張文濤一家要去體檢。
劉雲霞笑著說自己也去,最後顧老闆也拽上了自己的老婆兒子。
最後,還是顧老闆、林然和大佬陳他們一臺車。
張家三口一臺車。
顧大嫂她們三人也打了一臺計程車。
剛剛啟動車子,顧老闆就十分好奇的問道:“林然,你真看出了張雪婷有腎病?而且你啥時候研究起中醫來了,剛剛在包間裡說得一套一套的。”
他身為一個肝外大科室主任,說句不好聽的,他見過的病人比林然吃過的鹽還要多!
“依我的經驗十有八九吧!而且病得不輕,至於中醫嘛!中醫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有著自己本身的獨到之處,身為新時代的醫生自然要有所涉獵,光看診望聞問切學問就值得我們受用終生的了,不是嗎?”
中醫是經驗醫學,有些現代醫學知識的基礎在去研究中醫肯定事半功倍才對!
當然也有些人固執己見認為,中醫就應該保持純粹血統,要學中西就別碰什麼現代醫學。
可惜這些人註定是沒啥大的成就了,固執己見,看不到大勢所趨,能有什麼大成就嘛!
中醫傳承到現代,沒落已經是大勢所趨的,如果進行現代化的革新,可能傳承都要斷送了。
中醫的沒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就是患者,也就是顧客,步入現代,面對現代醫學衝擊,相信中醫,找中醫看病治療的患者已經越來越少了。
沒有受眾的學問,沒有患者的醫生,怎麼可能活得下去,中醫的醫生也需要有收入維持生計吧!
自己都活不下去了,又拿是麼治病救人嘛!
二就是中醫本身的傳承問題了。
中醫成醫太難太慢了,有些中醫國手甚至還用那種收學徒的辦法來培養學生,或者說是學徒,要知道在學徒期間就像實習生一樣是沒有任何收入的,就是讓人打白工。
而且這個學徒的過程還十分的漫長,七八年起步十年也不封頂,這就導致人才的流逝,讓許多有心向學的學生望而卻步。
在說中醫醫院裡的醫生,大多數越有所成的醫生還固持己見,當然這也可能是因為中醫的特性決定的,學中醫需要的天賦比學現代醫學需要天賦更高,這導致了裡邊是中醫醫院裡許多成醫的前輩手底下還是一脈單傳的現象,跟師學習!又有多少中醫學子能獲得這樣的機會呢!
在者就是中醫成醫根本問題,理論太過複雜抽象了,學都難就更不要說創新了。
總之,想振興傳統醫學就得開放學術氛圍,把理論寫進教科書,把實踐機會給到大眾學子當中去。
至於中西醫結合嘛!
那學習起來需要的天賦就更高了,畢竟學一種都那麼難了,更何況是兩種呢,想學精通,學有所成,難上加難!
當然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兩者之間也是有共同特點,那就是治病救人。
治病救人是一個學醫者最基本發出點。
只要時時刻刻記住這一點,足夠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