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責任與守護(第1/2頁)
章節報錯
林然的手探去患者腹腔中,移動之間隱隱能聽到“嚯嚯”的聲音。
無視野徒手止血真正被使用出來的時候,場面還是一如既往的震撼。
令人忍不住的提心吊膽。
醫行多年老醫生,在臨床上從來不敢把手探入患者腹腔。
那裡就像禁區!
想想吧!
人體內的器官和組織是十分脆弱的!
在狹小腹腔空間裡擠滿了各種器官組織,大多還都是質地柔軟的器官組織。
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嚴重的組織性副損傷。
貿然把手探入患者的腹腔是不智的。
大佬陳再次看到這一幕,都忍不住直皺眉頭。
無視野徒手止血是一種顛覆性的搶救手法,越老的醫生反而越無法突破認知上屏障,這就像人體條件反射一樣。
因此,即便懂得無視野徒手止血的原理,不對患者體內的器官組織足夠的瞭解,很多人照樣是不敢輕易嘗試的。
歸根結底還是思維慣性的影響。
他們在學院接受的教學,在臨床上的實踐經驗早已經根深蒂固了。
想要學習無視野徒手止血就得打破自身的習慣和傳統觀念。
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新的挑戰。
但很明顯,搶救室內的患者可不是用來練手的,那可是一條鮮活的生命!
想到這裡陳大院長心裡開始盤算,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適合練習無視野徒手止血。
在醫院肯定是不行的。
在醫院面對的都是患者。
那也只能是在學院裡了。
別忘了,學院裡還有大體老師呢!
不過大體老師終究是比不上在搶救臺真到真槍的探索的。
最終,大佬陳也只能無奈的搖了搖頭。
任何一項新術式、新手法或者新的醫療器械的產生到推廣都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
就像腔鏡下手術,那也是過透過一次又一次的普及,同過老醫生、老教授、老學者們透過自身的影響力,一點一點普及起來的。
搶救臺上,林然可不管他們心裡在想些什麼。
“咣噹……”
一塊又一塊的玻璃碎片被林然捏了出來。
一旁醫用托盤裡靜靜躺著的正染血的碎玻璃。
在無影燈彈照下它們散發著猩紅的紅光。
讓人看完之後忍不住身心俱寒。
就在林然全身心投入搶救中的時候。
搶救室外面想起了一陣嘈雜聲。
“醫生護士,我兒子和兒媳婦怎麼樣了?”
“天殺的!我就說不讓他們去那個什麼鄉下拜年,我都說了我最近左眼一直在跳的,你們就是不聽!”
搶救室外面,來了兩位上了年紀的一對老夫妻。
老大爺頭髮花白,身行佝僂,面色蒼白。
而一旁的老大媽更是一到醫院哭天嗆地了起來,面色同樣是毫無血色,嘴裡還一直哀嚎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