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也稱“肺癆”,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統傳染病。

病灶主要發生於肺組織、氣管、支氣管和胸膜部位。

在國內,肺結核屬乙類法定報告傳染病。

在國內傳染類疾病中,肺結核發病和死亡數均排第二位。

世衛組織釋出的《2018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

2017年全球的結核病潛伏感染人群約為17億(佔世界人口的23%),新發結核病病例約為1000萬例,發病率為133/10萬。

也就是說,每5個人中就有1人為結核

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每10萬人中有133人為新發結核病患者。

結核病累及各年齡段、遍及各國。總體而言,90%結核病新發病例是成人(年齡≥15歲),9%是HIV感染者。

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新發病例數佔全球的87%。

結核病是全球範圍內十大死亡原因之一。

據WHO估計,2017年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陰性人群中約有130萬結核病死亡病例,HIV陽性人群中約有30萬結核病死亡病例,結核病死亡率為17/10萬。

國內結核病死亡病例約為3.7萬例;結核病死亡率為2.6/10萬,在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中排第29位。

全球範圍內,結核病發病率(即每年每10萬人口的新發病例數)每年約下降2%,結核病死亡率(即每年每10萬人口中HIV陰性人群的結核病死亡人數)每年約下降3%。

中國國家肺結核報告資料顯示,肺結核發病率由2015年的63.4/10萬,降低到2019年的55.6/10萬。

易感人群: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塵肺患者、免疫抑制劑使用者、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都是肺結核的易感人群。

結核病(包括肺結核)分類法對其診斷、治療和預防至關重要。

《結核病分類(WS 196—2017)》標準,其分為結核分枝桿菌潛伏感染者、活動性結核病和非活動性結核病。

肺結核患者一線治療方桉為,藥物治療配合化療。

因此,病情可以控制的肺結核患者是輕易不會進行手術的。

畢竟手術只是物理切除,無法徹底治癒肺結核患者。

而林然他們對面的今天所要是一名五十三歲的中年男性肺結核患者。

肺結核性膿胸患者。

更衣室外,林然他們剛剛回來,林千宏就鄭重的說道。

“給肺結核患者進行手術,要做好消毒措施和防護措施,你們要是怕危險的話現在回家休息也可以。”

“而且這臺手術的畫面絕對不會像剛才那肺大皰切除那麼唯美了,肺結核性膿胸患者,不用我多說了。”

“但我要說的是,如果想做好心胸外外科醫生,那麼這一關是必須要邁過去的,一個好的心胸外科醫生,是避不開肺結核的。”

林千宏說完微笑著端詳著林然他們。

李倩聽到是肺結核性膿患者,便想起了剛剛在樓下喝的奶茶和辣條了。

想到這裡她的肚子一陣翻騰。

這一刻她甚至有想退縮了。

看了看旁邊沒有人動,她也就忍耐了下來。

有同樣感受的還有對胸外比較瞭解王婧和許幼幼。

女生比較感性,男生這邊就好很多。

膿胸手術的影片林然曾經也看過,確實有些噁心。

但不足以讓林然退縮,而且他剛剛喝的是礦泉水。

雖說不上舒爽,但感覺還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