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心理一但出現問題,或多或少是透過生理表現,行為表現,或者是精深表現所表現出來。

林然在做題的時候陳文靜也在耐心的觀察著林然。

強大的觀察力是一個職業心理諮詢師應該必備的。

林然在做這套題的時候,所有的陳文靜都一一記錄了下來。

九十道選擇問答題林然用了十分鐘左右便做完了。

畢竟心理測評沒有標準答桉,直接選填自己最真實的表現就可以了。

林然先把作業交上,陳文靜把問卷放到自己跟前。

拿出第二份表格,開始詢問林然的基礎情況。

來訪者的基本資料肯定是要了解的,不然後續的諮詢工作就無法展開了。

成長經歷,學歷背景,人際關係,職業訴求,人生理想等等……

“林醫生,你說你是孤兒,那你學醫的目的,或者說從醫的初衷什麼?參加工作之後你有什麼目標?”

一個人的心理有沒能問題,在於他有沒有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如果一個人無慾無求,不知道努力的方向,說明這個人的人生價值觀不正確,久而久之肯定是會出現問題的。

“我學醫的目的單純就是想治病救人,在工作上面我覺得治癒每一名患者,都能收穫成就感,當然也有賺錢的心思。這個很讓我滿足,至於目標的話我希望自己的臨床水平能夠不斷的進步吧!”

“嗯,這很好,那你平時在醫院裡有聊得來的朋友?就是那種可以說真心話的那種。”

“這個…”

問道人際關係的問題,林然一下子還真得思考一下了。

他來到醫院時間也不短了,但他真有能說得上心裡話朋友!

出了顧老闆和大老陳其他人好像也不算,張小雅勉強可以算一個吧。

“不知道上級醫生,或者老師算?”

“算,我這裡的朋友指的是可以傾述煩惱的物件。”

“那有幾個吧!”

林然心裡想如果他在工作上有煩惱肯定會找大老陳和顧老闆。

真說不出來還可以找張小雅說啊!

“嗯,也不錯,那咱們回到這份測試問答卷上,剛剛我有注意到你做題的時候,有時候猶豫了,是覺得這套題本身有讓你回答起來感覺不舒服的地方對嗎?”

心理諮詢不是要諮詢師去解決來訪者的問題,而是要引導來訪者自己出發現問題,自己去面對問題,自己去解開自己心結。

而每個人都是自己不想展露在別人面前的一面。

比如說林然腦子裡有個系統的問題,還是接觸異性會感到不自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