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肝血管瘤(第1/2頁)
章節報錯
還沒有撈到清創縫合,有點難受。
但趙大隊長出聲了,林然也不敢違抗。
來到急診大辦公室,趙傑在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一份患者的病歷資料遞給林然說道:“今天中午12點整我約了手術室,同樣是肝腫瘤切除。”
林然眼睛一亮嘴角上揚,連忙拆開材料袋。
“趙老師,這名患者給我主刀?”
昨天的肝切除林然算半路殺上的主刀位,嚴格來說那臺手術的主刀名義上還是趙傑。
趙傑給自己倒了杯水,解釋:“嗯,沒錯,你昨天在臺上的表現完全可以主刀肝切除,今天我還請了我們科室的陳主任和徐副主任過來。你可得爭氣!做好這臺手術對你有多大的好處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酒香還怕巷子深呢!
在醫院只要技術夠好,就不怕炫耀,不惹人妒忌的是庸才。
“我全力以赴。”
“行,出去吧!準備準備。”
…………
出了辦公室,林然在二樓找了個休息室。
急診醫生白天都很忙,所以休息室大部分都是空的。
昨天是趕鴨子上架,現在有時間林然肯定要好好鑽研一下患者的病歷和資料。
知行合一,怎麼能只有行,而無知呢!那不是本末倒置了?
仔細的翻查了患者的所有資料,林然腦子對患者目前的身體狀態有了一定的瞭解。
患者叫林業泉,今年剛剛35歲,職業是外賣運送員。患有肝臟血管瘤,發現時已經有六七公分大小。
從B超片子來看,腫瘤的位置還算比較理想,肝左葉中間的位置。
要不是腫瘤體積過大,都不需要動手術切除。
常見的肝血管瘤的形成原因是靜脈血管畸形引發的。
有單發血管瘤,也有多發血管瘤。
簡單點說便是,單條靜脈血血管畸形還是多天靜脈血管畸形的區別。
肝血管瘤在臨床是一種很常見的良性腫瘤,目前還沒有發現惡變例子。
&n者稱小血管瘤,直徑5~10cm者稱大血管瘤,直徑大於10cm者則稱為巨大血管瘤。
一般來說小血管瘤不需要手術,當然腫瘤的位置也是決定要不要手術的關鍵因素。
血管瘤的治療方案當然也不只有手術切除一種,還有一種較為安全的治療方法,那就是介入栓塞治療。
介入栓塞治療原理就是將為血管瘤提供養分主要的血管進行栓塞,從而使血管瘤得不到血管供給,不在發育增大,甚至可是使腫瘤變小。
介入治療相較於手術切除更安全,也不會對肝臟造成太大的損傷。
但介入治療也有缺點,手術費用高,需要分多次治療,腫瘤依然會存留在體內,需要時間週期長等。
臺普通的肝切除手術費用是2~3萬元,而肝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療費用卻需要4~6萬元,費用整整高出一倍。
在臨床診治中主治大夫對於需要治療的血管瘤患者,都會優先建議使用介入栓塞治療。
畢竟肝切除手術是存在很大的手術風險的,而且切除肝段對人體的損傷是很大的。
但治病不單單是醫生的事情,最重要的還是患者的事情,在醫學界看病治病錢是永遠躲不開的話題。
所以患有肝血管瘤的患者還是會有一大部分會選擇做肝切除。
有錢用好藥做更好的手術,沒錢用便宜點的藥做普通點的手術!
…………
看完資料和片子,林然心裡有些感觸,“看來趙傑還是很關照自己的,特地選了個難度比較低的肝血管瘤。有心了!”
啃完資料,林然自然要去看看患者。
沒有帶任何人,林然單槍匹馬闖進病床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