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團隊配合的重要性(第1/3頁)
章節報錯
下級醫院的要推廣一項難度較高的術式是離不開上級醫院的支援的。
而進修也是小醫院向大醫院取經的重要途徑,因此大型省級三甲醫院的進修名額都被各家醫院搶得頭破血流。
而且每次的進修名額確定到各個小醫院的時候,醫院大多會挑選天賦比較好,頭腦比較靈活的醫生前往大型醫院進修。
由此可見進修取經對於上級醫院來說,是推廣先進術式的重要途徑,對於下面小醫院則是引進新術式的重要機會。
說話間,手術室內,患者已經徹底昏睡了過去。
中年麻醉師看向林然,“林醫生你可以動手了。”
患者沒有徹底昏睡前,雖然可以做術前消毒工作,但是患者沒有昏睡就意味著患者還有感知,主刀醫生提前做消毒工作難免會讓患者心生緊張,要不是特別趕時間等麻醉生效才是最合理的。
就像平時感冒發燒去村裡的診所打屁股針,在醫生擦藥的時候患者總有點心裡涼涼的感覺,同時還有點慌了神。
有的小孩甚至在消毒時候就哇哇大哭了。
打針都如此,更何況是做手術呢!
原本手術室對患者來說就是陌生的,主刀醫生又在患者麻醉還沒有徹底生效前動手動腳,是個人都會越來越緊張。
“鑷子、酒精棉、碘伏。”
右上腹無菌消毒。
“手術刀……”臍上緣切口。
“穿刺針……”刺入穿刺針建立氣腹。
“腹腔鏡……”腹腔鏡探查腹腔視野。
建立氣腹,探查視野。
林然開始打操作井,打井的位置選擇自然是根據腹腔視野和主刀的操作習慣開的。
手術室內,林然做起手術來有條不紊。
直播會議室內,橫山市醫院的老院長和副院長楊旭一直緊緊盯著林然他們的手術直播畫面。
心裡別提多揪心了,恨不得能自己上去幫忙。
不過相較於其他醫院的表現來看,林然做起手術還比較沉穩有序的,而且還帶著一絲絲的緊湊的節奏感在裡面。
不過坐在最前排的專家教授們依舊不動聲色,只是時不時的在拿比在自己手上的本子上寫寫畫畫。
不過這也可以理解,畢竟手術才剛剛開始。
回到手術室,林然架構好操作器械開始正式的腹腔內手術操作。
患者的肝血管瘤長在患者的右肝葉上,三個直徑皆超過6、7cm,別長在肝臟的第4肝段、第6肝段、第8肝段。
腫瘤的佔位排列對手術來說也至關重要,均勻分佈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情況。
沒有太多遲疑,林然開始操作著手中的器械開始遊離肝膽三角區,理清肝門靜脈分支血管與肝動脈血管。
這個區域的內血管猶如一團亂麻,不徹底理清入肝血管供血關係,就無法完成對應切除肝右葉供血血管進行阻斷,自然手術也就無法有序的推進。
已經到真正考驗技術和團隊配合的時候,林然和胡安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手上操作這遊離器械,眼睛緊緊盯著著腔鏡顯示屏,開始一點又一點的遊離工作。
這項肝膽三角區域血管的遊離工作,毫無疑問是需要高精細操作的。
而且因為是腔鏡下難度大大蹭加,所以裡邊是林然也開始頭冒虛汗,神經緊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