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目光驚愕,不可思議的看著劉璋。

劉璋不以為然,繼續下猛藥。

“三位兄長不是外人,如今大漢已是千瘡百孔,非猛藥不可醫,而太平道正是這副猛藥的藥引。”

“當今陛下買賣官爵,在內有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在外有黨錮之禍。如今我大漢朝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如沒有人力挽狂瀾,那…..”

劉璋沒有繼續說,相信坐在的幾人都已經心知肚明。

孫乾看著劉璋滿臉的不敢相信

“是否過於誇張?”

劉璋看了他一眼,輕輕地搖了搖頭。

“只會比想象的更嚴重,我欲向恩師辭行,返回雒陽。”

“設法取得一個武職。以應不測。”

國淵比孫乾要淡定的多,只是對劉璋表示讚許。

“賢弟不愧是漢室宗親,志向遠大!”

“我知兄等皆懷大志,可否與弟一同前去雒陽,徐圖報效國家?”

劉璋舉起酒杯看向眾人,他希望國淵孫乾能助他一臂之力。

太史慈舉起酒杯,大聲說道:“太史慈願往!”

“子義高義!”

劉璋大笑一聲,隨後看向國淵二人。

“非是我不願報效國家,只是如今形勢不明,更兼恩師年歲漸長。需人照料。”

國淵想了一下,還是沒有答應。孫乾也是以此拒絕。

劉璋知道二人不可能跟隨自己,也不強求。只是發出了詢問。

“倘若有朝一日,弟所言成真,兄長可否助弟一臂之力?”

兩人互相看了看,沒想到劉璋如此執著,便答應下來。

“他日若真如弟所言,但有所招,必不相推!”

“多謝兩位兄長!”

這個結果對劉璋來說已是非常滿意了。

國淵與孫乾都是君子,想來也不會食言於他。

之後四人未談國家大事,只是交流學識,氣氛十分融洽。

“如今天色不早,賢弟還要收拾行李,我等就先告辭了。”

國淵與孫乾看時間已經很晚,便提出了告辭。劉璋也是起身相送。

“那我就不留兄長了,兄長早些休息。”

太史慈見兩人一走,對劉璋說:“公子之前所言。。?”

劉璋點點頭回答:“只怕是不止如此,建功立業就在眼前。”

太史慈微微點頭,攥緊了拳頭。

第二天,鄭玄書房

劉璋深鞠一躬,對鄭玄多年的教導再次表示感謝。

“多謝恩師栽培,小子今日欲向恩師辭行,返回雒陽。”

鄭玄對劉璋是非常滿意的,學習刻苦,為人謙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