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營帳之內,姜子牙自從岐山回來後便一直昏迷不醒。

口中吐出的鮮血更是染紅了衣袍。

他此刻的心中銳氣已失,卻是再也沒有了意氣風發,宛如殘年的老人。

他把自己的意識封印在神魂中,不想去面對眼前的一切。

因為姜子牙實在是接受不了,面對沉信的那種無可奈何的壓力,他感覺身上揹著的大山怕是永遠也去不掉了。

從開始下山胸中盡顯韜略,習得定國安邦之法,有平定天下的理想,到為西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受託孤之重,欲要完成封神大業。

再到最後受到打擊又壯志難酬的無奈。

姜子牙總感覺自己的一生是活在某人的陰影裡,從來沒有贏過。

而更倒黴的是無論如何他還要去面對,哪怕身死,師尊也有一萬種方法救其回來……

姜子牙的神魂在飄蕩了不知多久之後,他望著沉信站立的方向似乎想明白了一些事情。

沉信與自己,看似是完全對立必須分出生死的敵人,但是這個敵人的身上卻有種不同尋常的魅力。

他不顧生死,為國為民,每一戰更是奮勇登先,絲毫沒有在意過性命,更從未把自己當過萬乘千金之軀。

而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沉信對百姓,對士卒,以禮相待,關愛有加,以一己之力為世間百姓請命,如此英雄豪傑三界之中怕是千萬年不曾出現一位。

自當值得滿城百姓夾道歡迎。

他雖然每每身陷險地,可卻有能生死相托計程車卒,身前是敵人,身後則是萬千百姓。

所以他沒有弱點,更不應該去失敗。

遙想西岐建立之初,實行的同樣是仁政,他們也曾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四方八百諸侯,西岐可稱第一,所有人都心之嚮往。

姜子牙現在還記得,當其率領大軍攻入北崇時的場面,無數的百姓夾道歡迎,簞壺食漿,以犒王師,那時是多麼的意氣風發。

可自封神臺建起之後,好像一切都變了,儘管西岐越來越強盛,有著闡教仙人相助,可姜子牙能看的出來,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卻越來越遠了。

支援西岐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姜子牙不知為何跟著有些觸動,封神劫數已經開始,世間卻是凡人先跟著遭殃。

他有些能夠理解沉信的堅持,因為連他自己都懷疑這究竟是神仙殺劫?

還是百姓厄難?

姜子牙只感覺頭頂有一隻看不見摸不到的枷鎖,為獨缺沉信這樣的人,挺身而出,在那滿是殺氣的劫中奮力斬下一劍。

“殺賊!殺賊!”姜子牙忽然立身而起,仰頭高呼,更是忍不住手中執劍,目視前方。

一時竟分不清這個賊是自己還是沉信!

他笑了,笑了之後慢慢流出了眼淚。

“我是闡教弟子,更是西岐丞相,手執封神榜,當使眾神歸位,我的任務還沒完成……”

他揮下這一劍徹底斬斷了自己,如今姜子牙就是這天道封神的代言人,封神或許將由我而始,由我而終……

沉信見到了自己的援兵,說實話他現在很難受。

一個是威震朝堂,手執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讒臣的殷商太師聞仲。

一個是提督四十六萬朝歌禁軍,永受國恩,世代忠良的天下兵馬元帥,鎮國武成王黃飛虎。

聞仲與黃飛虎並稱為殷商文武雙璧,幾乎以一己之力拱衛著殷商的江山社稷,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兩人南征北戰,皆是不可多得的帥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