轅門之內,一面大纛,風中招颭,四周旗幟作響,顯出一個大大的“沈”字來。

黑夜降臨,明晃晃的火光中,沈大夫錦衣繡袍,立於轅門;身旁黃天祥捧著乾坤弓,小狐狸搭著震天箭;八九個軍中悍卒,各跨腰刀一口。

沈大夫的這番架勢讓身後的黃天祥等人摸不到頭腦,甚至更有些奇怪。

什麼意思?

義父把殷商大軍撤離了營地,但自己卻立起帥旗大纛,孤身站在轅門之內?

這番究竟是什麼操作。

頓時黃天祥開動了他那激靈的小腦袋瓜,開始思考起來。

作為義父最聰明的義子,黃天祥只覺得這裡面大有深意,根本不是表面上的那麼簡單。

首先義父不可能是在尋死,這一點在北崇城下就已經用實力證明了。

那麼危險的局面他都能一步一步的算無遺策,轉危為安,把姜子牙姬昌的十萬大軍玩弄於鼓掌之間。

其次義父從不打無準備之仗,而今恐怕又要做什麼大事,準備置之死地而後生。

這種操作他見識了無數次,每次都能驚歎為天人。

今日恐怕義父又要有大計劃了。

嗯,一定是。

黃天祥在那裡認真想著,而沈大夫則是滿意的點了點頭,如今他已經準備好一切,只等待姜子牙前來劫營。

張桂芳風林剛剛離開,十萬大軍也盡數撤離,如今正是最危險的時候,總不能再有一波神兵天降,來人救自己了吧?

甚至為了讓姜子牙不迷路,能穩穩找到自己,他更是特意在營前立起了大纛,帥旗。

這麼明顯的放水指揮下,哪怕是瞎子都能見到,姜子牙又不瞎,哪有不來的道理。

更何況要知道在軍旗中,“纛”的地位是最高的。

它代表了最高階別的統治者,被稱作“旗頭”。

而用於豎立纛的杆子上面配著一個毛球,這個毛球的材料是犛牛尾,人們把它稱作旓。用旓裝扮得纛的方法,是從黃帝開始的。他在打敗了蚩尤後,把他的頭髮剪了下來當成了纛的裝飾,這就代表了纛的高貴的地位。

所以有大纛的地方一定有主帥所在,立旗則是為了給姜子牙指明方向,正大光明的告訴他,我沈信就站在這裡。

你來殺我啊!

來啊!

所以沈大夫很自信,這一次他必定不能活著!

“義父,你看轅門之外似乎有一隊敵軍,正朝大營殺過來。”

黃天祥突然面露凝重,遙指著遠處。

沈大夫默默抬頭,果然見到一隊兵馬正匆匆而來,領頭的人是一名白袍將軍,在明晃晃的火光中映襯的越加英武,長槍白馬,極其令人矚目。

行動間雖然身子顯得虛弱,但周身撲面而來的煞氣卻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甚至是恐懼。

來人正是青龍關總兵張桂芳,此刻他遙見殷商大營中的纛旗,心中只感覺荒繆,堂堂殷商大軍統帥,竟然不知兵事。

如今大軍已撤,他竟然還肆無忌憚,招搖在軍營之中。

當真是面色越來越難看,眉語間怒氣衝衝。

將不知兵,胡亂指揮,是他最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