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1/4頁)
章節報錯
午門是朝歌皇城的正門,因“居中向陽,位當子午”,故名午門,民間俗稱午朝門。
午門除了是官員出入之門外,還是傳達聖旨及朝廷告書的地方。
每當有大事發生,朝堂都會出佈告於午門, 然後告知天下,所以也有不少百姓都在時刻關注。
而午門外不遠處的一道寬厚石牆,就更加人潮洶湧,因為那裡就是曾經沈大夫,午門題詩喝君,刀斬惡賊崇侯虎父子的地方。
上面密密麻麻的姓名更是見證了這些偉大的舉動。
今日的朝歌百姓圍在午門旁的時候,明顯感覺到似乎與以往有些不同,
僅僅片刻之間, 便已經見到有數道代表著八百里加急的文書,進入朝歌,又匆匆出了午門。
所有人都能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對,空氣中頓時瀰漫著焦灼的氣氛。
他們目光爍爍的盯著午門之外,等待著朝堂上大事的宣佈。
果不其然,沒過多久一隊禁軍從午門內走出,將城牆附近的眾人驅散,然後手捧著告示文書,鄭重的張貼在城牆之上。
這等舉動自然吸引了周圍百姓的關注,尤其是那上面密密麻麻的字跡,更是過於矚目。
“今日總感覺會有大事發生,快,過去看看。”
“上面密密麻麻的, 字太多了,懶的看。”
“就是, 那些符號跟鬼畫符似的, 吾等識字又少,根本看不懂,估計是當今那昏庸的陛下又出了什麼么蛾子。”
百姓們議論紛紛, 自從沈大夫出現之後,他們膽子也大了起來,說話的氣勢也壯,在市井之間議論紂王的事情層出不窮。
就算被那些官老爺聽到,也無大礙,恐怕還會讚歎一聲你罵的好,有沈大夫幾分神采了。
不過別看眾人嘴上說不準備去看,但卻沒有一個人轉身回頭,好奇心還是驅使著他們。
說的那什麼一點,就是口嫌體正直。
緊接著,百姓們便三三兩兩的聚集到城牆之下,注視著那寫著密密麻麻字跡的告示。
告示上面有著一幅巨大的落款,上書著司天臺上大夫沈信。
“這是沈大夫寫的。”當即便有人高呼一聲。
而更多人則是期待望著那告示上的字,然後大聲的讀出。
“《出師表》”
“先帝壯志未成,而中道崩殂,今天下紛亂,四海烽煙,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沈大夫此表情深意切,發自肺腑, 更是反覆勸誡當今陛下,開張聖聽,賞罰分明,親賢遠佞,此等之舉實乃是為了天下萬民啊。”
“是啊,沈大夫還訴說了自己的平生之志,今天下紛亂,四海烽煙,諸侯四起,百姓水深火熱更是困苦不堪。”
“當需要有一人站出來,興復殷商,掃清天下,還世間一個太平。”
“沈大夫真是忠心耿耿,為國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越來越多的人聚集在午門之外,他們感嘆著,更是心疼著。
若非沈大夫隻手擎天,這殷商恐怕早已經四分五裂,而自己等人更會因為戰火流離失所,此生顛沛流離。
那表中的忠貞之志,為國盡忠之心更是讓無數人汗顏,當今的殷商,還有誰能做到沈大夫這般。
滿朝文武與沈大夫相比更是天上地下。
而他們也知道這是戰爭要起了,西岐逆賊叛亂,沈大夫要率軍剿賊,還天下一個太平。
百姓心中更是感慨,望著那出師表怔怔出神,感慨萬千。
恨不得隨沈大夫一同征戰沙場,為國捐軀。
不遠處,皇城之上,兩道身影並肩而立,聞仲觀看到這一幕,直接撫髯大笑,感嘆道: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殊不知有沈大夫在,我殷商才算是真正有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