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定西岐,二分天下(第2/4頁)
章節報錯
“願相父以天下蒼生為念,如有對策還請念發之愚鈍不吝賜教。”
“公子稍安勿躁。”
姜子牙抬了抬手,終於將視線自朝歌的方向收了回來,抖擻了一些精神,認真的朝姬發問道:
“不知公子志在何為?”
姬發聽後襬擺手屏退侍從,面朝姜子牙正襟危坐。
“告相父知曉,如今天下混亂,四海兵戈,紂王更是昏庸無道。”
“發自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惟請相父出謀劃策,助我西岐!”
姜子牙慢慢朝姬發望了一眼,輕輕頷首,嘆了口氣。
“自商王帝乙以來,天下諸侯混亂不斷,時有叛亂。北海袁福通雖實力一般,而竟能拖延殷商十餘載,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今雖朝歌擁兵百萬之眾,戰將千員,但紂王倒行逆施,諸侯四叛,早已是冢中枯骨,昨日黃花,沈信聞仲之輩更是逆天而為。”
“東魯姜文煥擁兵數十萬,日夜攻打遊魂關,其與紂王有著殺父之仇,滔天之恨,絕不可能與殷商聯合。”
“此人將雖勇兵雖強,但智略稍顯不足,可以引之為援。”
“南楚鄂順,同樣擁兵十數萬,南進三山關,雖連年征伐,卻未進一步,此人膽略不足,圓滑有餘,可以用,但不可以信。”
“至於北崇,則剛剛經歷兵伐,雖未得之西岐,但也是成為四戰無主之地,崇侯虎身死,諸侯各自觀望,想必混亂之日不久矣,再無力支援殷商。”
“是以天助我西岐,公子豈有意問鼎天下乎?”
姬發聽後聞言大驚,心中雷霆滾滾,差點連面前的座位的都未曾坐穩,相父不愧是相父,連造反都這麼的肆無忌憚,更是走到了我的前頭。
姬發很是感嘆。
但他還是搖了搖頭開口道:“相父,父親一生都乃是殷商之臣,雖受冤屈也盡忠為國,我等豈可反乎?”
姜子牙正色道:“今紂王殘暴,民貧國衰,肆寵妖邪,暗害忠良,四海之內更是思得明君。”
“公子既乃仁義之君,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能振臂一呼,當天下響應。”
“西岐城堅牆厚,糧多將廣,民望甚深,更兼可東連姜恆楚,南撫鄂順,外結北地諸侯,內修政理,待天下有變,則盡起三軍誓師東伐,率領西岐之義兵出五關,過黃河,踏孟津,統領天下諸侯。”
“百姓豈有不簞食壺漿以迎公子者乎?”
“誠如是,則大業可成,天下可定矣。此乃尚為公子所謀。望公子繼承先王之遺志。”
姜子牙說完,鄭重的望向姬發,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西岐剛剛經歷大敗,先王姬昌又魂歸九幽。
正是西岐需要振奮人心,籠絡官員的時候。
更何況如今殷商有了沈信沈大夫這種聖賢坐鎮,若不早些圖謀,只恐氣運逐漸深厚,亦難伐之。
天下的百姓其實不在乎誰人能坐天下,無論是西岐還是殷商,他們求的只是溫飽,不用再受餓挨凍。
若是紂王真的在沈信的喝罵下醒悟,那西岐這些年積累的聲望,積累的民心,將會一招散盡,沒有人會為了反而反,大多都是官逼民反,迫不得已而已。
更何況王朝的勝負如今已經不在是關鍵,他來西岐還要主持封神大業,這才是他最重要的事情,若是誤了時辰,耽擱了封神,師尊那裡怎能交代。
姜子牙又如何能夠不心生急迫。
所以便出行險招,勸姬發登晉王位,統領諸侯,與那紂王爭取天下。
言罷,姜子牙命士卒取出殷商地圖,掛於殿內,指謂姬發道:
“此乃殷商全境之圖也。公子欲成霸業,東連東魯佔天時,南和南楚佔地利,西岐可占人和。”
“先平定北崇之亂,後即謀取五關進駐孟津,以成鼎足之勢,然後可圖天下也。”
姬發聞言心情激動,撫摸著那上方地圖,連忙站起身來躬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