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望著前方。

老黃望著前方。

群臣百官望著前方。

眾人久久無言,深深的被震撼到。

捐軀赴國難,誓死忽如歸。

世間若是有真正的忠貞之人,唯沈大夫爾。

姬昌更是在仔細打量起沈大夫後,默默站起了身子,向前方行了個大禮。

感慨道殷商唯沈大夫,忠誠之心不徒出於一時之激,久而彌勵,浩然之氣,與日月爭光。

其仁人慾伸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

“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聞其名猶知敬慕。”

“有沈大夫在,國之大幸也,天下之大幸也!”

此刻所有人都震撼的望著姬昌。

沈大夫這種不懼生死,為國為民,還頂天立地。

面對高官厚祿,面對生死還不肯投降的人,值得姬昌敬佩,值得天下人敬佩。

他真的是震撼到了姬昌,成為了他眼中最熾熱,但卻求而不得的人。

無論在哪個時代,忠臣,寧死而不屈的忠臣都值得尊重。

因為面對屠刀死的全是那些有骨氣的人,忠臣的結果唯有一死,而活下來的那些人卻無是不卑躬屈膝。

忠臣可笑嗎?

不,在姬昌眼中並不可笑,千古艱難唯一死,這些人代表了氣節。

他們是值得敬佩的。

這些年姬昌養望而志在天下,無不希望身旁有沈信這樣的人來輔佐他。

如今天下大亂,烽煙四起,這也是姬昌一直等待的機會。

推翻暴君建立一個新的朝代,收攏賢才,橫掃四方,馬踏天下。

揚萬里國威,這對姬昌來說也是他心中之志。

沈信側過了身子,他並沒有接受這一拜,而是緩緩開了口。

“文王之語還是勿要多言,沈信乃是殷商之臣,定不會叛投他國。”

聽到沈信的開口,此刻不會有任何人意外,畢竟此人若是想降早就便降了。

但是他們卻還是變了臉色,既有著高興,也有著擔憂,甚至帶著三分敬畏與懼怕。

高興是沈信有大機率不可能來到西岐,不會爭奪他們的利益。

擔憂是西岐有這樣的一個敵人,是殷商之幸,西岐之不幸。

至於敬畏與懼怕則是因為沈信表現的氣節與能力。

姬昌更是心情激動,眼中的那絲渴望毫不掩飾。

未得此等人傑,當乃西岐的一大損失,當即開口道:

“若是有一天,殷商容不下大夫,便定要來吾西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