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昊來到天津宣傳的時候,很多的人都在期待《人潮洶湧》首日票房出爐,他剛回答完這個問題,就有人說道…

“趙導,我剛剛得到訊息,《人潮洶湧》首日票房有325萬,這個數字符合你心理預期嗎?”

“還行吧!最起碼開門紅了。”

325萬首日票房,在十年後那動輒幾億上十億資料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但現在可是03年啊!

03年的中國,普通工人的工資普遍只有五六百快,讓他們花三四十塊買電影票去電影院看電影…

那還不如買幾斤肉吃。

這就是中國電影市場在現在這個年代起不來的原因。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都還沒吃飽飯,誰會去追求那虛無縹緲的精神需求?

中國電影市場真正崛起,還需要等到沒怎麼吃過苦的90年左右出生的這群人能自食其力,這群人才會去追求那所謂的精神需求。

所以在這個年代,325萬的首日票房,相比全年才幾億的總票房市場來說,已經相當高了。

最主要的是,只要保持住現有的口碑,上映次日票房沒有斷崖式下跌,《人潮洶湧》將大有可為。

聽到這份資料,主動來參加路演的八億姐非常高興,在接下來的宣傳活動上更加賣力了。

反觀姜聞和徐才女,他倆就沒這麼賣力了,因為他們都覺得,藝術不應該充滿銅臭味。

其實說白了,姜聞就是覺得這麼拼命的宣傳,到頭來一個子都沒有,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

當然不想幹了。

而且,拍這部電影,他可是一分錢都沒拿的。

徐才女也只拿了30萬片酬。

趙昊知道姜聞心中所想,自掏腰包讓鄧佳佳去銀行辦了兩張不記名的銀行卡,一張轉了50萬進去,另一張轉了20萬進去。

等到宣傳活動結束,吃完夜宵回到酒店休息的時候,他把徐才女和姜聞叫到一起,把50萬的卡遞給姜聞,20萬的卡遞給徐才女。

“你丫這是幹什麼?”

趙昊揚了揚手,示意先等自己把話說完:“老薑,這部電影能夠取得325萬首日票房,你的功勞最少佔一半,如果不是有你的幫助,我也不可能這麼順利的把這部電影拍好。”

“之前你說一分錢不要,我想來想去還是覺得過意不去,雖然50萬有點少,但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務必要收下來。”

“你有老婆孩子要養,咱們忙活一年才把這部電影搞上映,眼看著賺錢了,我不能讓你一年到頭一分錢沒賺到。”

“收起來吧!”

姜聞看了看手裡的銀行卡,是真的覺得趙昊這個朋友值得交,再次合作就免了,他再也不想和一個跟自己一樣固執的人合作。

“這錢我收了,回家就交給你嫂子,省得她天天說我不賺錢養家。”姜聞把銀行卡收了起來。

徐才女呢?

徐才女本來就是那種不拘一格的性格,見姜聞把錢收了起來,她也把銀行卡塞兜裡…

“今天我要是不收,那就得不給你面子,以後還有這樣的好事,記得想著我。”

“哈哈,一定一定。”

錢對現在的趙昊來說,真的不是個事,他要的是無愧於心,不讓別人雞蛋裡挑骨頭。

就說姜聞吧!

他為了能夠把《人潮洶湧》拍好,從籌備初期就和趙昊跑到上海忙這忙那,現在電影上映了。

虧了還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