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就是透過每年夏末的招兵宣傳,驗兵透過後,由軍車統一接送至外部序列城服役。”

這兩種方法,蘇洵自然也是瞭解一二的。

車子在內部序列城行駛了近兩小時後,蘇洵注意到周圍的建築越來越少,道路上出現的檢查站越發多了起來。

看樣子,這是要到內外序列城交界處了。

正想著,前面又出現了一個檢查站。

一名身穿迷彩軍裝,胸前掛著鋼槍的戰士攔停了車輛,走到窗前,示意開啟車窗。

“通行證拿出來給我看看。”

三人各自拿出一本通行證,一名戰士拿著掃描槍掃過,確認無誤後,這才放他們通行。

然,車子剛往前開出十分鐘,又到了一個檢查站。

檢查程式也變得愈發繁瑣起來,虹膜掃描,血液檢查等。

經歷頻繁檢查後,車子終於透過了最後一處檢查站。

一塊巨大的宣傳牌豎立在路旁:外部序列城歡迎您!

同時蘇洵還注意到不少其他標語。

禁止內外部序列城人員私自越境!

外部為殼,內部為卵,殼碎卵毀!

……

諸如此類的標語連連都是。

他記得徐達曾說過,外部序列城實質上是緩衝地帶。一旦災難爆發,外部序列城的防護雖有可能在第一時間被毀,但內部序列城的人員能夠有足夠的反應時間躲避至地下避難所。

同時,也能夠透過地底車站進行轉移。

如此一來,整個序列城就不會出現全軍覆沒的情況。

隨著車子往前開去,道路兩側的建築也多了起來。

不過,類似內部序列城的高樓卻是很少,更多的是一些簡陋的大廠房。

“朱大哥,那些廠房是做什麼的?”

朱遠瞥了一眼,開口解釋道:“這些啊,主要就是負責將生活物資進行加工,最後由專車運送到內部序列城。”

“是這樣啊。”

自小在內部序列城生活的他,雖然知道這些生活物資都出自外部,但具體是怎樣運送至內部的,他並不清楚。

朱遠忍不住感嘆一句,

“永夜之後,適合普通農作物生長的土地變得極為稀少,幸好人類掌握了大棚技術,以及一系列的轉基因實驗,這才解決了食物問題,不然咱們不被外界的那些傢伙弄死,就活生生餓死了。”

“是啊。”

毫無疑問,在這場全球性的災難之中科研人員無疑是偉大的。

為了解決人類生存環境的問題,製造出了穹頂。

為了解決食物問題,大棚技術,土質改良,轉基因……

為了讓人類能夠有力量抵禦妖獸,防護甲,渦輪增壓槍,各種黑科技產品層出不窮。

……

“咱們離城中心還有多遠?”

車子已經行駛了一兩個小時了,周圍還是稀稀落落的廠房,居民樓,軍隊駐地都不曾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