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戰(三)理查德的視角(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放在以前,麥西亞也有和英格蘭王國一樣的實力的話,那麼英格蘭王國的要求就是典型的侮辱,兩國戰爭的爆發是無法避免的必然。
臣服他是打心眼裡一百個不願意的,更不用說身旁還有一個支援自己不要臣服的埃德蒙,畢竟他手中還有完好如初的兩千多人的軍隊,這是實打實的實力支援,因此伯雷德也很是猶豫。
最後也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了,直接答應臣服不就好了,先臣服一段時間發育實力,到時候再反叛不久行了嗎。
儘管反叛的名聲很不好,但這也是現在目前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
於是,伯雷德直接派了一個使團,一個正使前去向朗納爾表示臣服。
按理來說,分封貴族亦或者臣服這總事情總是神聖的,按理來說是要本人前往臣服才對的,可是國王伯雷德有些拉不下那個就是不願意去,拉不下那個面子。
這件事情所產生的連鎖反應的最糟糕的後果便是英格蘭王國直接不需要麥西亞王國臣服了,直接大舉進攻。很顯然,英格蘭王國是有這麼個實力,但如今還是給了麥西亞王國一個臣服的機會。
理查德在天子腳下,很快又得到了使者傳遞回來的訊息。
英格蘭國王大罵國王伯雷德一點臣服的樣子都沒有,由於國王伯雷德沒有親自前往劍橋郡伯爵領表示臣服,這顯然惹惱了英格蘭王國的國王,理查德所設想的最糟糕的結果發生了,那就是戰爭。
其實朗納爾也是想直接將麥西亞王國直轄的,這個時候人口太分散也太少,搞些箇中央集權顯然是十分不現實的,等以後兒子多了,直接分封給兒子作為領地,到時候英格蘭王國國內不管怎麼發生變動,國王的王位大機率還是自己宗族的。
要不是為了能快點打擊約克雅爾哈夫丹,不讓約克雅爾哈夫丹有喘息的機會,不然朗納爾也不會讓麥西亞臣服的,畢竟自己不是有這個實力自己去取嗎,何必要讓給別人呢。
..........
時間過得很快,理查德聽聞國王伯雷德開始在整個王國內召集軍隊,所有的貴族都必須前往,否則要剝奪貴族的爵位和領地,這顯然是非常嚴重的後果。
理查德也不得不在得到國王伯雷德的命令之後第一時間的帶著自己封地為數不多的幾十名戰士,前往沃裡克伯爵領的城堡,也就是國王伯雷德的宮廷。
當然,這個時候英格蘭王國的大軍從麥西亞最東邊的邊境攻了進來,就連沃裡克伯爵領的南方的英格蘭王國的赫威塞公國區域也派出了大軍攻打麥西亞王國。
這可是兩面夾擊,理查德左思右想,不管怎麼看,這麥西亞王國都沒有任何的贏面,要不了多久,英格蘭王國的的大軍便會一左一右的抵達麥西亞王國的首都沃裡克伯爵領,到哪個時候,國王伯雷德也肯定要下臺了。
國王伯雷德的徵召命令並不是很有效,在英格蘭王國的大軍攻入麥西亞王國的時候,那些靠近邊境的貴族直接不是倒戈就是大規模的投降,接受國王伯雷德的徵召來到沃裡克城堡的貴族並不是很多,很多的貴族都看不好這一場戰爭。
當然,理查德也看不好戰爭,要是理查德的封地並不是在天子腳下,而是在邊境地區的話,理查德相信自己也會毫不猶豫的直接投降。
國王伯雷德和原本的東盎格魯王國的國王埃德蒙自然是十分清楚自己兩人聯合起來的實力的,連約克雅爾的哈夫丹的大軍都無法打敗,又如何打敗如今打敗了約克雅爾哈夫丹的英格蘭王國的大軍呢。
其實目前最好的辦法是伯雷德趕緊到去到朗納爾的身前,親自表示臣服,說不定朗納爾還會授予一個伯爵爵位給伯雷德,如果伯雷德打算繼續頑抗下去,顯然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而伯雷德又再次派出了使者,表示自己願意親自前往朗納爾的面前,表示臣服,但很快,使者又灰頭土臉的回來了,顯然朗納爾是不同意伯雷德這個提議的,如今戰爭已經開始,哪有那麼容易隨便打結束。
得到了使者傳遞回來的訊息,伯雷德頓時感到絕望十分,最後一絲僥倖的希望徹底破滅。
既然打不過你,那我還不能跑嗎。
伯雷德和埃德蒙率領著兩國的聯合大軍,搜刮了整個沃裡克伯爵領的財富,開始向西方逃去,這注定是一場要失敗的戰爭,沒有必要為了這點輸贏浪費最後一點本錢。
而理查德自然是不願意就這麼離開自己的家鄉的,離開自己的封地。
夜晚到來的很快,理查德直接藉著夜色,悄悄的帶著自己的軍隊離開了國王伯雷德與埃德蒙的聯合大軍。
理查德得知了麥西亞有很多貴族都投降了英格蘭王國的大軍,生命並沒有遭受到威脅,爵位也沒有遭受到剝奪,這顯然是符合自己的利益的,至於國王伯雷德和那個外來的埃德蒙,就讓他們滾到一邊去吧。
當然,最為可惡的就是,國王臨走前還把自己的封地給劫掠了一遍,雖然都是些泥腿子的財物,但在自己的領地上,那也算自己的一份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