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倫敦城(第2/2頁)
章節報錯
“那可真不巧,這大半年的早不來,晚不來的,偏偏卻是我不在的時候來,他們是想來見你的吧!”朗納爾看著眼前伊莎貝拉眨巴著的卡姿蘭大眼睛,打趣的說道。
“唉,還真是瞞不過你,他們的確是來求見我的,但我不是不處理王國內的事務嘛,就拒絕了他們!你可以現在去見見那使者!”伊莎貝拉嬉笑般的認真點了點頭說道。
朗納爾現在可沒有打算去理會那使者,畢竟他們打著什麼心思,朗納爾心裡可是很門清的。三下五除二攬住伊莎貝拉縴細的腰肢,直接往花園的深處漫步而去。
其實朗納爾離開一天的生活,宮廷內並沒有什麼事情發生,還是很平平淡淡的,父親海斯泰因絲都閒得發慌,去監督新城堡的建造了,畢竟朗納爾大機率是不會再遷都的,海斯泰因和維格迪絲也大機率是要在倫敦長住下去的。自己家的城堡建設的再怎麼好也不為過。
而此刻,維京劫掠團伙的首領埃德,在卡特死後,真正成為了所有人的首領。此刻已經加入了新城堡建設的偉大工程之中。
沒錯,昨天夜裡,埃德眾人被福船送抵了倫敦城,一從有些顛簸的大船上走下,連一口熱乎的飯菜都沒有吃上,便被帶到了建設新城堡的工地。
如今新城堡的建設進度十分的緩慢,由於到了村田播種的季節,這是十分緊要的事情,戈德溫再和朗納爾商量好之後早已經將那一批批的農民徵召軍俘虜給放了回去。
這些農民徵召軍可不是兩手空空的回去的,他們或多或少都攜帶了些許銀銅幣,朗納爾為了調動這些農民徵召軍的建設積極性,特地還給他們發工錢,比如完成了某段建設,就發多少工錢,不然新城堡的建設進度只會是十分緩慢,唯一的弊端就是耗錢,沒錢的都不敢這樣,只能說海斯泰因家族並不差錢。
埃德作為俘虜的新工作是運輸一塊又一塊的紅磚,簡稱搬磚,由於馬車很珍貴,而且馬的數量十分的稀少,因此大部分燒出來的紅磚都只能透過人力來運輸,要從磚窯運到城堡建設的工地,這兩者之間可是有一段不小的距離。
不過朗納爾可沒有給他們發什麼工錢等激勵政策,畢竟人家搶了這麼多錢,也算是見過世面的了,得先讓他們苦一陣子,之後再給他們發工錢,那才是真的有激勵的效果,現在發工錢不僅不會讓他們得到感恩,反而會記恨你,你看你將人家劫掠的東西都沒收了,如今給你小恩小惠,你打發叫花子呢。
埃德來到工地的時是有些懵逼的,人家俘虜到的首領之類的人都會要求贖金,然後就釋放你的,期間自己還會享受到與普通士兵也就是與那些泥腿子不一樣的生活待遇。
如今埃德卻和普通的泥腿子一樣,幹著板磚的苦活,其實這年頭板磚也並不算苦活,因為大家都在受苦,早已經習慣這種強度的勞作了,但埃德不一樣,作為首領,他是不需要進行這種繁重的體力工作。平時就是劫掠劫掠,劫掠完回到家鄉好好瀟灑一翻。
當然也有稍微幸運的泥腿子,被分到城堡的牆體上修建城堡的牆體,這是相對板磚來說比較輕鬆點的活了,當然實際上還是很累的。
至於罷工,罷工就等著餓肚子吧,朗納爾可不好給他們免費提供糧食,想要吃飯,就得幹活。
今天是埃德工作的第二天,起初埃德是想過逃跑的,至於跑去哪,當然是跑到北方約克雅爾哈夫丹的領地去,那裡的維京人的數量很多,同時也有一些自己認識的人,只要到了那,自己便能透過朋友的幫助返回家鄉。
但很可惜,在板磚的一路上都是維京戰士看守的,雖然沒有建造圍欄,但看守很嚴密,至於等到天黑逃跑,那也是不現實的,守衛會在天黑前就好讓眾人停止工作,開始點人數。
當然,逃跑還有連帶責任,一旦一個人跑了,其他人就不給飯吃三天,另外,因此就算有逃跑的想法,一旦被其他人知道,也是很容易被舉報的,懲罰還是很輕的,朗納爾也沒有將他們弄死的打算。
新城堡是建造在小山丘上的,面積也是比較大的,至少比康沃爾公國的首都埃塞克特的城堡要大上不少。
此刻的城堡已經被建造的有兩層樓的高度了,還沒有進行內部的裝飾,外部也沒有得到修飾,至少要等到整個城堡建造好後,才會開始外部和內部的裝飾。
海斯泰因也沒有閒著,時不時看到某些建造部分不滿意的地方也會要求重新建造過,另外也時不時自己會動手修建一下,因為沒有什麼事情做,只好找點事情做著。這也是貴族們為什麼天天紙醉金迷,那是給閒出來的,每天沒什麼事情做,除了享樂還能做些什麼。
至於維格迪絲,那就有時在海斯泰因的身邊聊聊天,當然大多數的時間會在倫敦的老城堡內陪陪伊莎貝拉,主要是陪自己那還未出世的孫子。
當然倫敦城旁邊的泰晤士河的風景很優美,每天在天然的河道旁散散步也是極好的。
這時代的泰晤士河很原始,不像後世有哪些護堤和欄杆,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底下向前方流動的大河,很有大自然的質感,同時河邊也是寬闊的地帶,在這裡,從來都不會缺少清風徐來的微風,從身旁拂過,很是舒服。
當然,泰晤士河也有很多細小的支流,往兩岸分散流去,可以看到在這些支流上,有很多的農人在打水灌溉周圍的農田,同時不遠處也有許多成群結隊的牛羊在嫩綠的草地上啃食著青草,風景很是美麗。
當然,也有農民從事捕魚的工作,倫敦城的集市很少,因此也沒有職業的漁民,畢竟都是要交稅的,很多貴族和領主是不會收取魚的,畢竟魚的儲存時間並沒有多久,一般收取的稅收都是田間收貨的糧食亦或者是銅幣,可以說幾乎沒有,因此倫敦城的商業也很不發達,漁民抓來的魚也無法很好的出售,因此在河面上捕魚的人基本上都是附近的漁民。
當然了,現在可不是幾百年之後,現在才是中世紀的早期,並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不允許領地內的民眾捕捉領地內生活的動物。因此領民在除去種地的時間,還是可以進入森林中捕捉一些獵物,到河裡捕捉一些魚類打打牙祭。
至於幾百年之後,可不是這樣的,領地內的一切都屬於領主,包括在領地內生活的動植物,包括你自己還有你的一切都屬於當地的領主,領地內的法律也是由領主制定,這也是為什麼會傳說女孩嫁人的初夜都得獻給當地的領主。
後來,這種初夜權便漸漸的演變成了一種結婚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