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

“那你準備一下,明天組會把你這篇論文的中心思想用PPT彙報一下。”

“啊?”

“啊什麼啊?這點小事都做不到嗎?”

“不是老師,我做的這篇成果不屬於咱們實驗室主流的研究方向啊!”

“不是就對了!”

王海波靠在椅背上,神情不再那麼嚴肅:

“讓你師弟師妹們見識見識,你不在的這段時間裡,究竟成長到了什麼地步,好給他們做個榜樣。”

“王老師,您不是在損我吧?我這個問題場景,或許有點過於娛樂化了啊。”

王海波頓了頓,忽然之間轉移了話題:

“對了,韓輕悅最近怎麼樣?”

凌志沒理解王導這腦回路是怎麼轉過來的,不過還是順著回答道:

“她挺好的,相比起在咱們實驗室那會兒,她變得更……更……”

“更像人了,感情更豐富了,對不對?”

王海波主動幫凌志補充道。

“額,這麼說也沒錯。”

王導沉思片刻:“其實韓輕悅的情感變化,也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課題,比我們自己搞的三分類情感分析要有意思得多。”

“可惜了,這個研究肯定是科訊公司最為重視的研究方向,不太可能跟我們共享研究成果。”

凌志點點頭,但心裡面卻跟王導想的並不一樣。

韓輕悅確實是科訊公司最為重視的一份子,只不過不是在研究層面,而是作為一個普通員工而言。

韓輕悅的主理人齊浩也曾經提出,要建立針對韓輕悅的一套完整的情感分析模型,但都被韓文生給否決了。

理由很簡單,韓文生不想把女兒當成研究物件。

所以,自從韓輕悅誕生以後,針對她的一切科研活動,只停留在異常監測,以及一些簡單的資料流分析而已。

而且,凌志自己也並不想將韓輕悅當成研究物件來看待,索性就順著王導的意思,沒有直接說出來。

“我在想,我們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確實也該拓展拓展思路了。”

“不管是你的檯球也好,還是像韓輕悅這樣的人形機器人也好,這些已經落地的研究,其實離我們還是很近的。”

“所以我需要你站出來,啟發一下你的師弟師妹們。”

“正所謂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我需要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像你一樣,發現生活,探索生活,熱愛生活。”

“這才是我們做科研的終極目的,難道不是麼?”

王海波發自內心地展露出了微笑,這讓凌志感到難以置信:

“王老師,這麼說,我在臺球方面的研究,您同意我繼續進行下去了?”

王海波馬上瞪了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