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邀請(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現在一記精彩的翻袋瞬間讓所有人清醒!只剩下個位數量觀眾的直播間內,因為這一杆球而重新飄起了666的彈幕。
包括凌志在內的所有人都很費解,為何前幾局保持穩健風的郭尊聖,到了這至關重要的一局卻突然激進了一杆?
他是優勢的一方,本不用激進才對。要說著急,凌志應該比他更急,畢竟凌志比分落後。
沒有人能想明白。
不過,雖然紅球進了,但是這杆球最大的功勞僅僅是幫助老人超分,並沒有幫助老人叫到下一顆綵球。
當然了,想拼還是可以拼的,只不過老人並沒有再一次選擇拼球,而是老老實實把綠球打到了庫邊,給自己上了個保險。
這局球郭尊聖確實已經贏了99%。
對於郭尊聖來說,剛剛那杆翻袋雖然是他無心插柳,但並不是隨意打的一杆。
打球時間久了之後,他就能感受得到一種叫做“風向”的東西,而隨之而來的就有順風球和逆風球的說法。
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新鮮,而且也不僅僅在臺球界有這種說法,只要是打比賽,就有打得順和不順的時候。
但不知為什麼,他對於比賽風向的感知更為敏銳,可以精確到某一局,甚至每一杆上面!
尋常人看到郭尊聖0:3落後,都能感受到老人是處於逆風局面的。但對於郭尊聖本人來講,這局球,甚至剛剛的那一杆翻袋,就是順風球!
他有預感,如果那杆球採取了跟風向完全相反的打法,那麼這一局到底鹿死誰手,恐怕還會留有很大的懸念!
所以他郭尊聖能走到今天,所依靠的並非只是名望、毅力、技術和經驗,對於風向的感知能力也至關重要。硬要說的話,這可以被稱之為老年人的直覺?
郭尊聖心裡暗自搖搖頭,他想起年輕時候看職業比賽時,一位叫奈傑爾·邦德的鷹國職業選手曾經讓他感到震驚。
還記得當時是在鷹錦賽的賽場上,年過五旬的邦德遇到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特魯姆普。
本以為是一場沒有懸念的比賽,但是在邦德在1:3落後的情況下,中場休息歸來過後竟然連勝5局,取得了最後比賽的勝利!
那場比賽,邦德的進攻成功率遠超他以往的戰績,要說原因,狀態好是其中之一,但更重要的,郭尊聖覺得老邦德把握住了當時比賽的“風向”!
至於說這個風向到底是什麼,郭尊聖自己也很難說清楚,對手和自己的狀態?球局的複雜程度?自己一貫的擊球風格?抑或者全都有。
但風向是什麼並非當前時刻最值得思考的問題,郭尊聖覺得他最應該思考的是,他的這位小對手究竟有沒有把握到所謂的風向?
按道理說,一般人很難隨心所欲地在進攻和防守兩端隨意切換,自己也是年過五旬之後才能對風向有著敏銳的把握。
但那是因為自己已經近乎於無慾無求,才能在每一杆球擊打之前察覺到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並且運用自己的經驗準確執行自己的想法。
但他覺得,坐在他身旁的這個年輕人,似乎也能夠做到。
來到3:0之後,那個年輕人也還能不驕不躁,耐心防守,郭尊聖本以為凌志跟他防守應該會覺得不耐煩,就像跟他打過球的所有年輕人一樣。
可是,當這局球進行了半個小時以後,他發現,凌志的防守質量竟然不降反升!這才讓他意識到,凌志似乎在享受這個過程!
這是極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老人近10年來古井無波的心中第一次泛起了波瀾。
這個年輕人絕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