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隔壁的大叔幫忙看一下攤子,項燕便帶著項玉月去找了劉衍。

把送賣瓜大叔回西北的事交代給他後,又把那攤子西瓜也送給了他。

當然,這事雖然是交給劉衍去做,但並不需要劉衍親自送賣瓜大叔走,只需要從游魚船行裡挑一個信得過的人去幹就行了。

項玉月最終還是隻是從那攤子西瓜中挑了一個,帶回家吃。

回到右相府後,項燕先去看了看之前用麻皮製造出來的那批新紙。

之前造出來的時候,項燕就特意把它們放著。

打算放幾天看看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咦?這些紙剛搞出來那會兒還很白啊,怎麼才這麼兩天就有些帶點泛黃了?”

在確認項燕不吃後,項玉月把西瓜劈成兩半,然後抱著一半用調羹吃。

一邊吃一邊跟著項燕來看之前兩人共同的勞動成果。

看到這些紙後,她立刻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項燕便給她科普道:

“組成紙張的是纖維素,纖維素本是白色的,所以剛製出來的紙就是白色的。”

“但在空氣中放置久了,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於是就變成了黃色。”

“另一個,光也可能使紙裡的纖維素發生化學變化,使紙變脆、變黃。”

項玉月有點想翻白眼,項燕又在跟她講天書了。

這種知識從左耳朵進,然後從右耳朵出的感覺實在是太令人著迷了。(雖然這話是她哭著從心裡說出來的)

“咦?”

項玉月又挑出了另一張紙上的毛病了:

“這張紙的質地也太疏鬆了吧,感覺很隨便一扯就會散掉一樣。”

項燕看著這自己第一批做出來的試驗品,感覺很不滿意。

從這批試驗品上所表現出來的品質,是必然不足以充當報紙用紙的。

“不行,感覺這個做法不太行,而且以麻皮做原材料的想法好像也沒那麼好。”

“雖說省掉了竹子浸泡一百天的這個手續,節約了很多時間成本。”

“但做出來的紙張卻和那個工坊裡做出來的紙差不多,甚至還略有不足。”

“啊?”項玉月便有點失望。

“那該怎麼辦?”

項燕一邊想,一邊緩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