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隆基的不理解並沒有影響項燕講述的熱情。

項燕接著在“壹”的下面寫個“貳”,和“1”的下面寫個“2”。

在“貳”的下面寫個“叄”,再在“2”的下面寫個“3”。

……

最終在“玖”的下面寫上“零”,再在“9”的下面寫上“0”。

阿拉伯數字就完整地展現在了趙隆基面前。

從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到123456789,看起來似乎又更簡潔了一些。

趙隆基望著面前鋪開的紙若有所思。

項燕笑道:

“接下來就是揭開真相的一幕嘍。”

只見項燕在紙上寫下:

三月二十五日,收錢銀一千七百八十二兩,成本九百五十四兩,得利潤八百八十二兩。

然後又在下一行寫上跟上一句資訊完全一樣的一句話。

3月25日,收錢銀1782兩,成本954兩,得利潤828兩。

“這、這,這……”

趙隆基望著紙上的這兩行字呆住了,第一行字用大寫數字記賬看得人頭暈目眩,無形之中給查賬增加了很多的難度。

而第二行字相比較起來就簡潔而重點突出,一眼看去就能把關鍵的資訊提煉出來,省下了很多精力。

朝廷每年有那麼多的賬要查,如果引入項燕所寫的這些符號,那對官府的工作效率是何種恐怖的提升?

沒想到小小的“壹”和“1”之間簡潔度的稍微提升,引入賬本系統後,竟然就能帶來這種恐怖的積少成多的質變!

見到終於勾起趙隆基的興趣了,項燕趁熱打鐵。

“我還有好東西沒說呢,陛下請看!”

項燕一邊說一邊繼續在紙上寫:

今昨兩天總利潤,一千八百五十三兩加一千七百四十二兩,得三千五百九十五兩。

然後在下面用阿拉伯數字代替這句話。

昨兩天總利潤,1853+1742=3595(兩)。

“這!這!這!”

趙隆基指著紙上激動得說不出話來,再涉及運算領域後,三行字的繁雜程度竟然能縮減到整整一行字的程度!

這是各種恐怖的效率提升?

項燕再接再厲:

“陛下,從第一行字你能從一千八百五十三兩和一千七百四十二兩種,在不使用算盤的前提下,判斷最終結果三千五百九十五兩這個結果的對錯嗎?”

“顯然不能是吧。”

“但如果是1853+1742=3595這個式子,只要經過系統地學習後,就算是十歲的孩子也能在一兩秒之間迅速地判斷出它的對錯,而不使用任何工具!”

趙隆基頓時呆若木雞。

他的腦子裡亂哄哄的,顯然不能一下子吸收項燕所說的全部。

但他仍然能從直覺上感受到項燕到底在說一件何種恐怖的事。

這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一兩倍效率提升的事了。

這彷彿已經到達了另一個領域。

雖然本質還是在說算賬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