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老朽倒是有個想法。”

把人手不夠的問題和百草堂分部掌櫃商量之後,老掌櫃給出了一個建議,

“在這金陵城內,城東有個幫派已經存在相當的時間了,或許可以為您所用。”

“這個幫派在城內積威甚重,您的治病措施如果由他們下發並執行下去,效果說不定比官府的人來幹還好。”

“而且幫派裡的大多都是年輕小夥,陽氣重,不易被外邪侵染,也就不容易得病,適合在城內活動。”

項燕提出的治病三策之二的,衛生環境整改問題,也需要有力氣的人來做。

現在這金陵城內,要說最有力氣的自然要數無論是水災之後,還是封城之後都從來沒有餓過肚子的這些幫派人士。

災民不適合來幹這事的原因一是,他們從鬧災到現在,都不知道有多少個月沒吃飽過飯了,哪裡還有力氣幹活。

二是,災民本身的衛生問題就很堪憂,他們自身就是這個衛生整改問題的主體之一。

項燕的計劃是,等城外的糧食運進來,就把災民集中到城內的某一個足夠寬敞的區域統一管理。

等開始恢復給他們施粥之後,項燕會要求他們必須每天洗三次手,三天洗一個澡,一個星期洗一次衣服。

做不到的就不能領粥。

以此來逐漸改善災民的衛生條件。

而如果前面兩策的主要問題是人手不夠的話。

這治災第三策,所有因病去世的人都不能停放屍體,必須即刻火化的策略。

除了人手之外,就更需要一點暴力執行的性質在了。

畢竟這是封建社會,講究的是一個入土為安,還有各種成體系的喪葬流程。

要讓老百姓們放棄這些迷信活動,光靠嘴說是完全不可能辦得到的。

到時候讓有黑幫性質的人來幹這事的話。

一是百姓們平時就有點怕那些人,阻力會相對小了很多。

二是這仇恨不會引到官府身上來,不至於造成之後的政策百姓產生牴觸情緒的後果。

百草堂分部老掌櫃一番分析之後。

項燕覺得相當有道理。

便打算立刻動身去辦。

但沒想到這次卻是又被楊老管家攔住。

“少爺,您是欽差大臣,父親是當朝右相,小姨是當朝貴妃。”

“您這樣尊貴的身份,那些不過只能活動於一城之內的小幫派。這種角色,怎麼有資格直接為您做事?”

“您當初直接收劉會長做部下的時候是因為手裡沒人,無可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