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來了,那就準備接待客人吧。”

項燕雖是這麼說,但卻沒有出門迎接,而是坐到了縣衙內的縣令官位上。

兩邊的衙役杵著殺威棒,分列兩旁。

儼然一副要審問犯人的模樣。

崔載進門後只能站在堂上,沒有座位的他和坐在官位上的項燕,兩人之間狀態的不同,無形之中便營造出一種項強崔弱的心理感覺。

“我記得崔姓在歷史上源於姜姓,相傳是炎帝的後代。”

“西周初年,炎帝裔孫姜尚因輔佐文王、武王建周有功,被分封於齊,建齊國,為公爵。”

“數傳至齊丁公時,有長子姜季子應襲公爵,但辭而不受,讓位於胞弟叔乙。叔乙繼位後,把崔邑一帶的地方賞賜給他作為食邑。”

“從此,季子的子孫便在崔邑居住下來,後來又把食邑的名稱崔當作姓氏,從而成為崔姓人。”

“崔姓得姓以後,世代在齊國擔任重要官職,是當時的公卿世家之一。”

“秦朝時,崔杼裔孫崔意如被封為東萊侯。”

“入漢以後,崔意如長子崔業襲封這一爵位,並在清河東武城定居下來。”

“後代在南北朝的三百多年大亂世中逐漸發展成為強宗大族,名賢輩出,被稱為清河崔氏。”

“崔家鼎鼎大名,如雷貫耳,項某早就耳聞已久。”

“崔鹽政史不愧是名門之後,今日一見確實不俗。”

項燕一見面就列數了崔家發跡過程,崔載頓時感覺自己像是被摸了個底掉般,又從文化素養方面有了一種劣勢的感覺。

凡事多講究個第一鼓要作氣,開頭一定不能壞。

而現在崔載還未開口,這第一鼓氣卻是已經被項燕洩了下去。

崔載一時些許茫然,也想學項燕列數個家世背景之類的。

但臨開口,他這不學無術的,又怎能說出個名堂來。

最終又只好按來時心裡已經打好的腹稿,繼續開口,但氣勢卻已經比起儀仗隊剛露面時弱了許多:

“聽說右相公子在京城的時候就是個紈絝子弟,只懂得玩耍揮霍。甚至還曾做出過逛個青樓一夜花盡十萬銀的荒唐事。”

“但聞名不如見面,今日一會,項公子卻是並不如傳言中那般不堪嘛。”

“咱們都是敞亮人,我也就不和你繞那些花花腸子了,聽說你項公子在京城就是個只愛錢的主。”

“你就直接開個價吧。”

“多少錢今天這事能做個了結?”

項燕笑道:

“不愧是名門望族,財力雄厚啊。”

“白銀一百萬兩!”

崔載眼睛都不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