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卿,前些日子你從江南道拉來一車完好的秧苗!|”

“說是江南道的災情已經安置妥當,家家戶戶都已分得這樣的好苗子!”

“所有人已經重新恢復到生產生活之中。”

“可今日殿上,眾位新臣工所言卻是與你大相徑庭。”

“這是何解啊?”

趙隆基的話懶洋洋的,但聽在李林甫耳中卻彷彿身處大冬天的冰窖中,只感覺渾身的涼意。

“臣......”

李林甫額頭滲出冷汗,只說了一個字便已經跪倒在金鑾殿上。

“臣有罪!臣......臣治下無方,臣有罪啊,請陛下責罰!”

“哦?”

趙隆基不置可否,只是安靜地等著他說下去。

李林甫腦子飛速思考,一邊想著一邊說下去。

“臣已經制定治災之策,還親自做了定點示範......”

“對!之前那車秧苗就是從示範區中拉來的。”

“一定是臣的部下翫忽職守!”

“在臣回京後沒有將政策繼續推行下去!”

“以至於沒有將所有江南道的災民都安置到。”

“所以才至京都之匪患!”

“臣治下無方!請陛下責罰!”

三言兩語便將欺君之罪說成治下無方。

不說將自己身上的責任摘得乾乾淨淨,但也甩出去十之七八。

項燕不禁在心中吐槽道:

果真是個老狐狸!

趙隆基也何嘗不知江南道謊報災情這件事中~!

李林甫大概會佔了多少比重。

但剛外放了郭子儀。

不可能再把李林甫也外放了不是。

畢竟許多國事還需要人來做。

於是稍加思索便定道:

“李愛卿說下面的人翫忽職守,但你自己又何嘗不是翫忽職守了呢?”

“李林甫官降一級!罰三年俸祿!”

“吏部給我徹查江南道謊報災情一事!”

“凡涉事官員全部斬首!”

為此事做了判決之後,趙隆基又望向項燕。

語氣卻是一轉剛才的威嚴與冷淡,顯得器重與親近:

“東宮侍郎此次平匪之事做的極好!”

“能夠深入體察民情,不費一兵一卒便將困擾京都的匪患消弭於無形。”

“正應了兵家那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