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恆古,江山重塑,常宮邊南一氣之下,將整個李氏皇族屠戮殆盡,場面真是血流成河,屍橫遍野,唯留有新帝李麟之子李典,將其立之為新皇,史稱——哀帝。

而常宮邊南則為大司馬,大元帥,封楚王,加九錫,冕十旒,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挾天子以令諸侯,執天下之牛耳,儼然不是皇帝已勝似皇帝了。

至於參與此次兵變的功臣,自然也各有封賞。

其他幾鎮藩王聞聽朝野變天,乾坤重立,皆是蠢蠢欲動,特別是燕王和晉陽王這兩個勢力強大的藩王,竟然打著為青陽王報仇的口號,公然領兵來犯朝廷。

常宮邊南自然不會慣著他們,如今他手中可是有八九十萬大軍,又豈會怕這區區兩鎮藩王,他們聯合起來,也不過五六十萬而已,雖然可慮,但對於常宮邊南來說,不足為懼,要知道,不算兵將多少,單論軍事才能,燕王和晉陽王就是拍馬也及不得他,何況如今他兵鋒正盛,勢力大增。

常宮邊南親領大軍征討,至於朝廷事務他則交給了魯國公岑邱生和丞相杜汝輝,這兩人都是楚王府以前的故交,雖然歷經了好幾個皇帝,但他仍然信得過,不過他也在他們身邊放了人,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只不過這件事只有他知曉。

江湖中的事則是常宮遙在處理,主要就是對付光明會這個強大的組織。

常宮邊南大軍所到之處,各處守將城池皆是望風而降,打得燕晉聯軍節節敗退,隨便還收拾了一下勢力弱小但心懷不軌蠢蠢欲動的藩王。

常宮邊南親領大軍一路將燕晉兩軍一路殺至大淮河河畔,打得燕晉兩王連連求饒,常宮邊南本想一舉將他們滅掉以絕後患,不過當他看著到處都殘簷斷壁,百姓因為戰爭流離失所之時,他的心還是軟了下來,同意了燕晉兩王的議和,並仍舊讓他們鎮守燕晉兩地。

路有分叉,河不同流,朝廷事落,說回江湖,常宮遙得到訊息,說常宮邊南先一步發動兵變,將青陽王殺死,並統領了天下兵馬,他的心裡自然是高興萬分的,不過高興之餘,他並沒有忘記光明會這個兇手,雖然說殺他父母的主謀是皇室,但是真正的兇手卻是光明會這些人,他必須將這些人徹底剷除,否則還不知道將來會生出什麼事來,畢竟光明會的成員可都是天下數一數二的高手,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然而,自青陽王死後,這光明會的人卻好像憑空消失了一般,儘管常宮遙和冥王殿的人將整個江湖翻了個底朝天,卻連人家影子都沒找到,這不由得讓常宮遙感覺到極為不安。

他還親自跑了幾個勢力的地方,然而這些勢力皆是一夜之間消失殆盡,有些竟然連房屋都毀掉了,像煙波宮,逍遙神宗這些幾百年的基業,也說舍就舍了,這份決然的態勢,讓常宮遙隱約中有種感覺,一旦隱藏在暗處的光明會出手,必然會以雷霆之勢,予以自己或身邊的人重創。

光明會一日不除,常宮遙一日不安,不過現在他卻是無可奈何的,只能繼續尋找,看能不能找到些蛛絲馬跡,然後先發制人。

由於擔心光明會對常宮邊南出手,所以常宮遙將冥王殿的兩大護法,龍虎山天師張真意和武當派掌教風塵子,派去保護常宮邊南去了,相信有這兩大高手在,即便是柳千裳親臨,估計也奈何不了常宮邊南,除非再加上光明會的其他高手,還有點可能,不過即便如此,常宮邊南只要小心謹慎一些,還是能保證安全的,因為他身邊雖然沒有像柳千裳那般頂尖的高手,但是那成千上萬的鐵血大軍可不是吃素的,任你一人之力在強,怎敵得過千軍萬馬。

時間轉眼又過了半年,這半年裡無論是江湖還是朝堂都極為安靜,彷彿又回到了那個太平世界,不起波瀾,平靜如水。只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只不過是狂風暴雨即將來臨的前兆。

這半年來,常宮遙依舊在孜孜不倦地尋找著光明會的下落,這顆毒瘤不拔除,隨時都有可能像定時炸彈一樣,讓他這一方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冥王殿總部,東側殿內,常宮遙一襲藍白相間的長色錦衣襯在身上,頂束白龍玉簪,手持宮畫摺扇,加上他那如刀砍斧鑿般英俊模樣,端是貴氣非凡。他左右各有一個女子,一個天生麗質,曲線玲瓏,著一套輕羅流珊墨玉袍,三尺瀑布披肩,面容清冷孤傲。一個小家碧玉,溫柔可人,穿一身青天白日裙,面上帶有些許嬰兒肥,左右一個小酒窩,展顏一笑,如沐春風。

兩個都是絕色美人,一對佳麗,正是葉靈秋和夏映冬。

此刻常宮遙面前立著一人,正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白澤冥王,他來此,帶來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訊息。光明會,找到了。

“訊息可靠嗎?”常宮遙皺著眉頭問道。

白澤冥王點了點頭,說道;“稟少主,訊息是屬下隱藏在晉陽王軍中的一個手下傳來的,他也是這昨天才得到的訊息,據他的傳來的密報,說除了光明會已投靠晉陽王外,還有晉陽王已經聯合其他諸王,正準備攻伐朝廷。”

白澤冥王言罷,常宮遙並沒有繼續說話,而是陷入了沉思,他實沒想到,光明會竟然會和晉陽王有勾結,難怪自己一直找不到他們,確實也只有晉陽王有這等通天的手段,能將那麼多人無聲無息地藏起來。而且如今竟然還聯合了其他藩王,準備攻打朝廷,也就是攻打常宮邊南,這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上次一戰,就不應該放過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