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入京辭官(第1/3頁)
章節報錯
黑夜降臨,但楚王府內依舊宛如白晝,
側廳裡幽幽的燭光將兩道影子拉得修長,正是常宮遙和其父常宮龍城。
此刻的常宮遙早已換上了一套嶄新的素袍,
只聽他問道;“父王,當真只能如此了嗎?”
“唉?”常宮龍城嘆息一聲,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先皇逝去,若不及時抽身,只怕咱們常宮家往後日子會越來越難過了。”
“既如此,那父王打算何時進京?”
常宮遙看著燈光下充滿落寞的父親,感覺他突然間老了許多。
“我已傳信給你哥哥,他應該這兩日也快到了,等他回來,一同前往。”常宮龍城的語氣透著些哀傷。
常宮遙道;“哥哥剛剛獲封,這才幾天時間,便要前去辭官,只怕他內心會有些難以接受啊。”
常宮邊南這個靖邊侯爺的位置,屁股都還沒坐熱,就要從上面下來,只怕是換了誰,心裡也會不舒服。
常宮龍城嘆道;“我何嘗不知道你哥哥也是心高氣傲之人,只是為保全性命,咱們不得不如此啊,我想他會理解的。”
…………
而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能讓這個朝野敬畏,稱霸一方的異性諸侯王如此這般落寞無力。
原來,隨著承熙皇帝李恆的駕崩,常宮家失去了最為倚重的靠山。而如今新繼位的皇帝叫李麟,這位新帝在潛龍之時便素有削藩之心,如今即位,執掌天下,加上朝中一眾心腹的支援,削藩肯定勢在必行。
這不,新帝剛剛即位,下的第一道旨意,便是要讓各鎮藩王進京祭拜先皇。
名義是去祭奠,但其中用意可謂是路人皆知。
常宮龍城自然明白新帝的意思,所以此次進京,他不僅是奉旨去祭奠先皇,更重要的是去繳納兵權,辭官隱退的。
而他之所以叫上常宮邊南一起去,一來是為了讓皇帝徹底放心,二來則是他一旦退隱,常宮邊南繼續在朝中,只怕會變得舉步維艱。常宮邊南長年領兵,對朝政一竅不通,到時候只怕隨便一個藉口都能要了他的性命。
所以為了保住常宮邊南,常宮龍城決定帶著他一起入京辭官。
如今的形式,只有交出兵權,卸甲歸田,才能保全整個常宮家族。
日子如昔,又過了三日,常宮邊南馬不停蹄地終於從北疆趕了回來。
風塵僕僕,這位先皇一生中最後敕封的龍驤大將軍,靖邊侯爺如今顯得有些落寞。
不過也是,他剛剛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轉眼就要被削爵奪冠,這無疑有些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意思。
祭奠先皇之後,常宮邊南於側堂中坐下,問道;“父王,咱們當真只有這一條路可選了嗎?”
其實他倒不是捨不得功名利祿,只是他深知如果常宮家一旦失勢,那麼他母親的仇,怕是終身難報了。
常宮龍城看著滿臉失意的兒子,眼中閃過一絲心疼,他今日為了常宮家,只得犧牲常宮邊南的大好前程了。
“你弟弟回來時,曾聽街上有黃口小兒唱曰;滿城盡皆著素衣,唯我一人貂裘綠。皇帝他死任他死,明年換我坐朝廷。”常宮龍城說了一句。
聽到此話,常宮邊南大驚道;“誰敢教出如此大逆不道的童謠?若被有心人傳了出去,豈不是要惹大禍。”
常宮龍城道;“這次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偏偏那天你弟弟進城時所穿的,便一身貂裘綠衣。”
聞言,常宮邊南皺著眉頭,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道;“看來,已經有人已經開始針對我們佈局了,查清楚是誰幕後之人了嗎?”
常宮龍城道;“此事不用查,我知道是誰,要不然我也不會急著召你回來,其他幾座藩鎮,也應有此等童謠才對。”
他猜得不錯,除了金陵以外,還有青陽,晉陽,遼東,燕,蜀等只要有藩王領兵駐紮的藩鎮,也都有小兒唱反歌,
這讓各鎮藩王皆是提心吊膽,膽戰心驚。
翌日,常宮龍城父子身著素袍,頭戴白冠,領著二百甲士,手捧任詔書和調兵虎符,奔大祚京都而來。
常宮遙本欲一同前往保護父兄安全,但卻被常宮龍城攔了下來,說此次乃是奉旨進京,不宜帶上他。
可他還有一層擔心,不知道這位新帝在他交了兵權以後,會不會翻臉不認人,所以他不想常宮遙也跟著去冒險。
大祚皇宮,坐落在神都洛京城內,共有東西南北中五方宮闈。
其中,東宮為太子所居,西宮為皇后及嬪妃所住,南宮為皇帝處理政務之地,北宮乃是皇帝居所。
而中宮則是每日朝會之大殿。
此刻南宮章德殿外,一個身著一襲紫金仙鶴大官袍,頭戴鳳池五冠花的大臣正在恭敬地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