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徐采女剛剛寫出信的時候,齊敏兒那邊一直盯著的人就收到了訊息,不過一會兒的工作,便看到趙姑姑腳步匆匆的走進來,先是對著齊敏兒和李寶林各自行了一禮,這才露出了身後的丫鬟說道:

「回娘娘的話,奴婢一直聽從娘娘的話,瞅著那些要出宮的人,於是在這個宮女的身上搜到了這個,特來問娘娘您的意思,看看到底要如何處置這個私通訊息的小丫鬟。」

說罷,趙姑姑連忙把從那宮女身上搜來的信件拿給齊敏兒,齊敏兒接過信來一瞧,然後不過一會兒就輕笑了一聲,對著身旁的麗寶林說道:

「如果沒記錯的話,妹妹你和徐采女的關係並不算疏遠,合該彼地交好才是啊,卻是沒想到徐采女給劉家寫這封信,話裡話外的意思卻是妹妹你身為劉家女可是卻背叛了劉家,對於信中的內容,不知道妹妹你是如何想的呢?」中文網

一邊說著話,齊敏兒一邊隨手把這封信遞給了麗寶林,麗寶林早已經知道徐采女在信中肯定會說她的壞話,於是也沒怎麼吃驚地接過信,可等到她看到其中寫的內容時,還是氣的忍不住打了個哆嗦,按照徐采女信中所說的,早已經把她描繪成一個背信棄義的小人。

還說她得了劉家的便宜,可卻並不為劉家辦事,甚至對於她這個應該和她利益相同的,更是語出刻薄,徐采女說她的態度並不單獨是瞧不起徐采女,還代表麗寶林對劉家的態度。

一看到這信中添油加醋的話,麗寶林著實是感受到了徐采女被她的惡意,剛才她確實是按照齊敏兒的意思,故意去刻薄和羞辱徐采女,她也知道對方肯定是會告狀,可是這信中添油加醋的意思,她卻未曾表現,對著徐采女,她可有一句說過劉家的不妥?

而且在那之外的意思,卻更讓麗寶林明白,徐采女之所以敢如此暢所欲言,不帶有一點點遮掩的意思,那這就意味著劉家對於麗寶林的態度肯定是不喜的。

並且可能還和徐采女直接表示過,所以徐采女才敢如此直言,語氣當中不帶有一絲的迂迴。

這樣的認知讓麗寶林有一些生氣,她覺得對於劉家,她雖然不是幫了多大的忙,可是試問這劉家對她又有多少扶持呢?

她也就是入宮為宮女時,劉家的面子讓那些一同伺候的暗暗巴結了一些,可是之後的劉家瞧著她只是庶出,而且又只是宮女,似乎並不能獲寵,所以給她的資源很少。

只等到她得寵之後,劉家的態度才表現的親近了些許,一開始劉家確實是送了一些銀票過來,可眼看著她雖然是妃嬪,可是卻始終未從得寵了,對於她的態度就更冷淡了起來。

等著再看到劉大人和劉將軍交惡,那疏遠和冷漠的態度就夠明顯了,麗寶林自然也知道的。

因此在麗寶林看來,劉家不僅沒有幫扶她,甚至她還因為自己的身份受到了一些刁難,後來又受了宮中其他人的輕慢,就算是這樣,她也並沒有對劉家做別的。

可是劉家實在是有些太過於貪婪了,也太過於把她不放在眼裡了,難道他們就如此篤定,她肯定不會得寵嗎?

就連徐采女這樣一個不是劉家出身的,位分又比她低的在她面前都敢如此囂張,這背地裡隱藏的不就是劉家默許的意思嗎?

「臣妾並無此意,還請娘娘明察,臣妾一直是服從娘娘的,如今後宮當中又是娘娘您掌協理六宮之權,而這個丫鬟居然剛罔顧宮規,和宮外暗地裡私通訊息,還請娘娘您做主。」

哼,既然他們對於她這個劉家出身的沒有一點憐惜,那就別怪她冷漠了。

大家各自維持著自己的利益,誰也沒必要說誰,現在麗寶林打算不想和劉家交好了,她決定了徹底轉向齊敏兒,齊敏兒吩咐她做什麼,她就做什麼,還要爭取去做得

周全些。

感受到麗寶林真切的怒氣,齊敏兒則微微一笑,就該是這樣,為何他們之前表現的如此親厚,他們可是忘了他們能夠得到這地位,都是踩著齊家的肩膀,靠齊家來獲得名聲。

這樣的劉家讓齊敏兒不滿,如今也正要讓她們知道,劉家那邊到底是如何了?

於是齊敏兒假裝安撫了麗寶林幾句,看著因為她的話,麗寶林的臉色變得更加難看一些,她這才滿意的轉過頭,對著一旁的趙姑姑吩咐道:

「既然徐采女特意吩咐身邊宮女去寫信,信中的內容又是如此的意思,想必她是有所不滿的。

既然這樣的話,本宮倒是要問問她不滿在何處?本宮是這妃嬪之首,她對於麗寶林這個位分在她之上的妃嬪不滿,是否又是對本宮不滿呢?

哼,更何況身為妃嬪,未經允許就輕易給宮外寫信這樣子本就不符合規矩,你去把徐采女叫過來,本宮倒是要好好問問她,是誰唆使她如此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