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鄭家來人(第1/2頁)
章節報錯
不過這只是明面上的,暗地裡作為西北大族的鄭家與景王、吳王和京中的勢力皆有所牽扯。
不過這也是難免的,畢竟鄭家的根基在這裡,若是遷到別處去,自然沒有這樣的底氣,只有留在此處,他們才是名副其實的大族。
鄭家作為世家自然有其智慧,各方都想拉攏的鄭家在此處勢力龐大,又頗有底蘊,鄭家也與這三家暗地裡都交好。
吳王的側妃出身鄭家,而此時鄭家又往景王這裡送了三個鄭氏女,只是都不是嫡系,說是來伺候淑太妃的。
不過這都是暗地裡的舉動,除了李太傅,他本身女兒就是鄭家的當家夫人,旁人都不知曉鄭家的舉止。
而此時的朝廷當中,先帝的一位太妃以出身於鄭家,新帝宮中也有一位正三品婕妤是鄭家出身的。
而鄭家所娶的女子當中除了景王因為年幼,身邊並無適齡的女子,吳王的嫡次女配給鄭家三房為夫人,而京中也派了一位郡主賜給了鄭家的大房的兒媳。
這幾位與鄭家的關係都彼此交織著,維持在一種微妙的平衡之間,李太傅對此倒是不如何評價。
畢竟他和西北的鄭家不同,他乃是寒門出身,一路上也算是披荊斬棘才到達高位,如今他也沒什麼多餘的糾結,只是因著他與齊老爺年少相識的情誼。
其次就是李太傅他這人更加看好景王,別看景王雖然年幼,可以早已有了明達的潛力,不比如今新帝他和劉將軍之間的博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齊皇后和先太子的事情讓他總覺得對方有一二分薄情。
再就是吳王那邊兒,吳王一貫有一些嚴苛,他只知道嚴苛的管理去維持其下的依附的那些人,這和李太傅一貫的理念不合,所以他從來也沒打著去投靠那吳王的念頭。
說到底李太傅也是有想法的,只不過因為以往與明遠侯府親近的關係,他被新帝排斥出了朝廷的圈子裡。
只是這雲遊終究並被他所願,他還是希望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做一些事情,所以與其說提出去輔助齊家,倒不如說與對方合作共贏,他也是看好景王的這個潛力股。
而在李太傅的一再表態之下,齊老爺也終於知道了對方並非單純是為了幫助自己,而是也看好景王。
如今既然兩下都有這念頭,齊老爺也沒有多餘的話要說,他心中也有些高興,只不過又讓李太傅斟酌了語氣,寫了一份拜帖準備了。
他並沒有越俎代庖的拿起來送給淑太妃,畢竟如今淑太妃已經和他們一再表明了態度,說她只是後宮的女子,也不管這些。
一切都由景王回來後處理,她只是接齊蓁蓁和柔太妃入王府,對著齊蓁蓁表現出一副很是喜歡的態度。
對於這一點,齊老爺自然是樂見其成,畢竟他們已然決定投靠景王了,自然是雙方關係聯絡的更緊密就更好一些,只是關於齊蓁蓁的教導他也並沒有放鬆。
而這一日的齊蓁蓁在前往景王府時,也是遇見了一人,她都沒想到她如此低調竟然也惹了別人的反應。
就是說那一日齊敏兒照常去拜見淑太妃,畢竟淑太妃和柔妃的關係好,柔妃一貫教養她,淑太妃難免愛屋及烏起來,平素留她在王府中,也不過說些閒話。
如今淑太妃自然是景王府當家的,城中一應的好東西也都供應著景王府,今日淑太妃讓柔妃和齊蓁蓁前來是為了為對方挑衣服的。
只是齊蓁蓁對於這些穿衣打扮之類的不是很感興趣,她略推脫了幾句,得了兩人的允許,便去了院子當中。
齊敏兒本打算靜靜的看看這景色,卻沒想到她剛站定,就聽到外面有一陣腳步聲傳來。
齊蓁蓁還未轉頭去瞧,便聽到背後一陣冷嘲熱諷的語氣傳過來
,只聽對方說道:
「什麼小門小戶的身份,也不知道是哪裡來的野丫頭,竟然在這園子裡逛,王府也是你能冒犯的地方嗎?若是在鄭家,像你這樣不想說的丫頭早被打一頓板子直接發賣出去了。」
那女子的聲音聽著頗為稚嫩,想來應是跟齊蓁蓁的年紀差不多,齊蓁蓁心中想著,同時又想起對方所說的鄭家,她不由得有些許的瞭然。
於是齊蓁蓁不慌不忙的轉過頭去,果然見是一麗裝少女,對方穿著頗為俏麗,頭上簪了幾隻金簪子,身上穿了一件杭繡粉色襦裙,正高昂著頭,一臉高傲的等著她,只是她望著齊蓁蓁的眼神裡還帶著一些蔑視。
這女子正是鄭家送來的三人之一,名叫鄭秀秀,因著此番鄭家送來的人抱著別的心思,所以選的都是一些偏房所出的庶出女兒,出身並不如何尊貴,在家族也屬於角落裡的人,可是到底也還是鄭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