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劉將軍說話,若是按照之前那掌事姑姑的心思,一定是要把劉皇后的想法告訴劉將軍的,畢竟對方是如何厭惡後宮妃嬪她是有所見識的,若是此番又有劉氏女被選入後宮中,難免父女兩個人之間會又有了些嫌隙,如何到底是有些不妥的。

只是她剛剛因為勸諫劉皇后而被對方責打,那掌事姑姑雖然面上沒有表露出來,可心中到底還是含了些怨恨,所以她只是低頭應是,然後又說道:

「既如此的話,那奴婢就先行下去安排了,以後有什麼事情再來通稟將軍。」

而此時的玉芙宮當中,齊敏兒剛剛一回宮,就忍不住心中的雀躍,她這一招一箭雙鵰還算用的不錯,如今劉御女已然被廢入冷宮,而周御女雖然被晉封為寶林,可是以後卻不能再承寵,這就是他們冤枉名明遠侯府的代價,接下來她還得再挑撥一下才行。

想到這兒的時候,齊敏兒微微沉吟了一會兒,對著趙姑姑吩咐道:

「我知道你在尚宮局中有一些人脈,你就下去好好查一下,看看劉家之前除了把劉御女送入宮之後,還有沒有送其他的劉氏女入宮,再看看她們如今是出宮了?還是在宮中別處任職。」

齊敏兒之前在宮中被教養過多年,自然知道擇選妃嬪來入宮的條件,如果有一家要送家中女眷入宮,是要選好幾個出身容貌皆不俗的女子,然後擇選那麼一兩個入宮為妃嬪的。

按理說當初既然劉御女被選入宮中,那一定有其他的劉氏女入宮,只是她們沒有像劉御女這樣直接被冊封為妃嬪,那可能是出宮了,也可能是入宮為宮女,等著再一次被擇選。

對齊敏兒來說,劉皇后除了在在意陛下之外,那便只在意劉家了。

既然如此的話,她便要讓劉家陷入到內鬥當中去,那又有什麼比劉氏女和劉氏女互相爭鬥更有意思的呢?一想到這兒的時候,齊敏兒的臉上不由又露出幾分笑意來。

趙姑姑聞言忙應是下去安排,只是她偷偷地瞥了齊敏兒一眼,心中卻有些害怕,她只覺得對方和曾經大家知道的齊家二小姐非常不一樣,也和被貶入浣衣局當中被欺負的小宮女也不一樣,如今她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瘋狂。

齊敏兒自小在宮中被教養,當時宮中人都知道她生得美,心地也頗為柔軟,平常看到宮人被責打時總是忍不住出口,因此宮中有不少人都感念她,趙姑姑自然也知道齊敏兒的名聲。

後來因為明遠侯府被流放,齊敏兒先是聽說被陛下安置在行宮裡,卻沒有名位和冊封,後來又不知道是什麼緣故被打發到浣衣局為宮女,在那會兒的時候,她受盡欺辱和嘲諷,那些拜高踩低的人都恨不得前來羞辱她。

那時候齊敏兒只能去被動的承受,不反抗,整日裡都是沉默,然後一味的隱忍,甚至會在暗地裡哭泣。

那時候在趙姑姑的心裡,對方是柔弱的,甚至是需要呵護的。

可是自從齊敏兒重新謀劃奪得寵愛之後,趙姑姑只覺得她整個人的氣質都變了,她說不出來有什麼具體的改變。

明面上齊敏兒依然是笑意很溫柔,對著宮人們也大都輕聲細語,甚至諸多賞賜。

可是趙姑姑也不知怎麼的,看著這樣的齊賢妃的時候,她的心中總是忍不住有一些害怕,於是趁著去尚宮局中打聽的功夫,她特意去面見了李尚宮。

齊賢妃是知道她是李尚宮安排進來的人,畢竟當初對方會從浣衣局當中出來並且能受寵,其中少不了李尚宮的推動。只是對方信任她,甚至並沒有過多的去問兩者之間的關係。

等到趙姑姑前來拜見李尚宮時,便看到對方正在臨窗練字,表情很平靜的樣子。

趙姑姑還沒有行禮,便看到李尚宮放下了手中的筆,抬起頭望著她言道:

「你怎麼過來了?可是賢妃娘娘有什麼事情要囑託,不妨說出來聽聽。」

「叨擾大人了,賢妃娘娘並無什麼事情要來和大人說,只是我心中有些許疑惑,自己實在是想不明白,想來問問大人您的意思。」

說罷,趙姑姑又組織了一下語言,把自己察覺到齊敏兒和之前不同的事情說給了李尚宮,同時她一臉懇切地看著李尚宮,在趙姑姑看來,李尚宮是一個很有能力的人,能從一個小小的三等小宮女爬到了如今的尚宮局之首,就連尋常的妃嬪都不得不敬上她幾分,趙姑姑相信李尚宮一定會解答她這個疑惑。

卻不料她如此詢問了之後,一貫都安然自若的李尚宮倒是難得地怔愣了起來,她口中隱隱唸了一句齊家。

而此時的李尚宮確實回想起了些許的往事,或許別人還不解她為什麼會幫了齊賢妃一把,畢竟她是尚宮局的人,按理說和后妃之間的爭鬥並沒什麼相關,只是他此番幫助對方,甚至不惜得罪劉家,只是為了昔日裡的一箇舊人。

李尚宮一開始的出身是很低的,她只是平常的農女出身,因著家鄉旱災被買入宮中賺取一點點糧食。

初初入宮的她很是侷促,為人也粗笨,不知道怎麼討好大宮女,甚至被同處的宮女們為難嘲笑她是個土包子,那時候的李尚宮只能盡力的忍耐,因為除了這個,她也不知道該如何。

直到有一次她被掌事的姑姑在雪中罰跪之時,她遇到了齊老爺。

那時候的齊老爺還是少年時的模樣,他因為出身勳爵人家,所以領了一個御前侍衛的差事。

他長得英俊挺拔,有時候那些宮女們總是會三三兩兩的去討論他,只是那時候李尚宮從來沒有參與過,畢竟她只是一個沒有等級的小宮女,對方對她來說實在是太過於遙遠。

直到那一日的時候,齊老爺偶遇了在雪中被罰跪,當時還是個小宮女的李尚宮,可能是因為憐憫,他身為外臣並不好過多的插手宮中的事情,便請了當時他身為王妃的妹妹出手迴護了她,甚至為她請了御醫,又將她調到了尚宮局當中做事。

那一刻,李尚宮還記得,對方溫潤的容顏與溫暖的雙手,哪怕直到現在,李尚宮依然還能很清楚地回想起兩人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