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侍女景易(第1/2頁)
章節報錯
如今這城中已然是景王當家,而身為景王之母,這城中的王太后,淑太妃的地位也自然是超然的,故而這贈送玉佩之舉雖然淑太妃說的輕巧,可其背後的含義卻是極重的,見此玉佩如見王太后。這玉佩並不是僅在景王府有用,也不單是簡單的可做拜帖用,而是身份的象徵,想必城中無人敢不敬。
這玉佩背後的意思,實在是意味深長,齊蓁蓁忙推拒,她年紀尚幼,縱然淑太妃再怎麼喜歡她,再因為她受柔妃的教導而高看她,可為什麼一見面就送如此珍貴的東西,送諸如珠寶首飾拆環之類的才是正常的,那些雖然也珍貴,可不像這玉佩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
只是更多的話齊蓁蓁不便說出口,她只能把求助的目光轉向柔妃,期盼著柔妃開口幫她辯解幾句。
而柔妃聽到這話時,本來淺笑的唇角也是微微驚詫地揚起,她看了淑太妃一眼,卻只見對方對她輕輕點頭,柔妃心中有了些許的瞭然。
她低下頭看著神色有些莫名的齊蓁蓁,出乎她意料沒有開口為齊蓁蓁推拒,而是對著她說道:
“既然這是娘娘的心意,那你便收下吧,記得貼身放在自己身上,不要輕易給別人,可記住了嗎?蓁蓁。”
“柔姨?蓁蓁年歲到底還小,這般珍貴的東西隨身帶著,蓁蓁實在惶恐,娘娘厚待之心蓁蓁知曉,只是此物太過貴重,蓁蓁愧不敢受呀。”
齊蓁蓁再三拒絕,淑太妃倒是更高看她一眼,看著齊蓁蓁慎重的表情,淑太妃知道她知曉這枚玉佩背後的含義,可哪怕如此,她卻依然堅定地推拒。
淑太妃面上不動聲色,可心中卻暗暗點頭,她送這玉佩無非是有兩個緣故,其一自然是因為齊皇后的照顧,對方在後宮當中照拂她和景王良多,不然她們一個太妃和一個皇子,難免受到宮人們苛待。
更別提因為齊皇后的緣故,他們才能得了現在的封地,而且封地主事的乃是昔日皇后宮中的人,若不是他們的打點得力,景王也不會擊退吳王,在這裡安頓下來。
這些個情誼,淑太妃都記得。所以淑太妃心中很是感念齊皇后。
齊家是齊皇后的母家,又被新帝給流放,她送這玉佩是看重的意思,意味著對方可以到這來定居,也是一種肯定,不管對方曾經身份如何,她竟然贈了玉佩,便是她看顧的人,不容別人為難與指摘。
其二自然也是柔妃了,剛才聽了柔妃講她出宮後的一系列事情,淑太妃感懷齊老爺的義氣,哪怕自己都在流放途中,可依然湊了錢把柔妃給帶了出來,並且一路上對她如家人一般,她為了摯友,也是想對其表達感謝之意。
倒是沒想到這個叫蓁蓁的小女孩有自己的堅持,不為外物的浮華和他人的言語所動搖,這品質是難得的,尤其還是這樣一個小女孩都如此之聰慧,淑太妃不禁有些許讚歎道:
“你是個好的,也值得這玉佩,既然本宮要送,自然也要送給值得的人,而你便是本宮認為值得這玉佩的人,你年紀雖小卻從容淡然,頗有大家之風,沒有墮了明遠侯府百年世家的體面,合該得此玉佩。”
淑太妃再三的言語,齊蓁蓁自然也不可再貿然拒絕,這般就太失禮了。
她只能收下這玉佩,然後將其仔細的放入荷包當中,想等著回去問問齊老爺和李太傅的意見了。
而等到誇完齊蓁蓁,接下來便是淑太妃要同柔妃說體己話了,她們這些日子未見,有許多話想說,這些話不僅要避開這周圍侍奉的人,便是齊蓁蓁在此也不好多言,她雖然聰慧,可畢竟是個孩子,柔妃也不欲讓齊蓁蓁如此。
這情景下齊珍珍在這自然並不太合適,所以淑太妃特意喚了貼身的宮女,讓她帶齊蓁蓁下去吃點心。
只見淑太妃招了招手,對著宮女中那個打扮格外出挑的說道:“景易,你帶著齊小姐下去用些點心,記得萬萬不可怠慢了。”
“是,奴婢遵命,一定好生照料齊小姐。”
只見那宮女福身行禮,瞧著儀態很是優美,面容也頗為清麗,她姿色雖然無法同柔妃相比較,可瞧著也是個小家碧玉的美人,生得頗為溫婉。
柔妃則有些意味深長的抬眸打量了她一眼,然後轉頭看向帶著淺笑的淑太妃,有些意味深長地說道:
“這侍女我從前倒未曾見過,瞧著這打扮和品格,倒也有別於一旁的侍女。”
“是啊,這是我進城之後特意採買的,她原是個官家小姐,後來父親被流放她也被髮賣了,我瞧著她有幾分聰慧,生得也出挑,便特意留在身邊做個貼身服侍的。
這些日子以來她頗為機敏,又會說些俏皮話,針線活做的也不錯,我便提拔了她到我身邊做了個一等侍女,倒也是很得力的。”
柔妃聞言點了點頭,倒是沒有多說話,而齊蓁蓁卻仔細打量了她一眼。
只見這叫景易的眉眼間總有些倨傲,對著淑太妃隱藏的倒很好,可回頭看向齊蓁蓁的時候,眉眼當中卻閃過一絲不耐,只是很快地掩飾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