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曹斌這不負責任的話,穆桂英豁然起身,明眸中出現一些怒氣道:

“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曹斌,你如此意氣行事,乃是漠視士卒性命之舉,本將絕不同意!”

先前一系列戰事,本已讓她對曹斌極為認同,甚至有一些隱隱的敬服,認為他有名將之資。

在她看來,曹斌雖然性喜奢靡,從不與士卒同甘共苦,但從平日裡的行事可以看出。

他應該是懂得珍視人命,憐惜普通士卒的人,更不在乎虛名。

但現在的決定,卻讓她看不懂,也不想接受,為了一點意氣之爭和虛名,竟要放棄以逸待勞的必勝策略。

這與那些求功求名的文臣武將有什麼區別?

見她一副憤怒決然的樣子,曹斌還有事求她,只得陪笑解釋道:

“穆侯何必生氣?本爵這麼做也是有原因的。”

“本爵可不是單為了出氣才做這種決定,太后也需要一場硬仗勝仗,大宋更需要。”

“穆侯向來聰慧,應該能想明白,本爵現在讓士卒們拼命,也是為了將來儘量保全他們啊。”

穆桂英卻不領情,只道:

“你想穩定朝堂,改變國人畏遼之情,也不是拿士卒性命當作犧牲的理由。”

“這些事大可以慢慢進行,本將身在戰場只知戰事本身利弊。”

說著,她杏眼微斜了曹斌一眼,脆聲道:

“你若執意如此,我會上奏朝廷,彈劾你!”

曹斌見她油鹽不進,有些鬱悶道:

“你愛彈不彈,現在我是主帥,都聽我的,這仗本爵打定了!”

其實除了改變大宋士氣,他還有震懾周邊的意圖,為將來收復西夏、吐蕃、甚至大理作鋪墊。

而且據他所知。大宋時期,西南的交趾就不止一次內心膨脹,入侵大宋。

那種地方環境惡劣,如果沒有攻心之策,直接深入敵境苦戰,大宋士卒傷亡更大。

只是這些考慮還太過遙遠,他也不太確定具體效果,所以不好明說……

穆桂英見他一副獨斷專行的混不吝模樣,張了張嘴,知道已經沒辦法勸說曹斌,只得按下心中火氣道:

“你打算怎麼打?”

曹斌見她服軟,才擺了擺手道

“恩,還沒打算……本爵不擅長排兵佈陣,你來!”

說著,他取出將令,理所當然道:

“穆桂英聽令,本帥命為決戰總指揮,嗯……協助本帥擊敗遼軍。”

“如若不勝,休怪本爵治你統軍不力的大罪!”

他雖獲得了三國曹丞相的軍略經驗,但世移事易,一些軍陣細節未必適合現在的戰場。

這種關係國運的大戰,他覺得還是交給穆桂英放心一些,他只要在旁邊掌握大略就足夠了。

穆桂英無語地看了他一眼,方才明白他剛才為什麼耐心給自己解釋一句,原來是想把自己拉下水。

不過她也擔心曹斌經驗不足,出現問題,被人詬病,只得沒好氣地拱手道:

“末將遵令!”

曹斌這才眉開眼笑道:

“放心,本爵也會親臨沙場,任憑穆侯調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