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出來,遼帝已經孤注一擲,想以兵力優勢作拼死之戰,所以戰術也極其簡單粗暴。

他沒有做過多的試探,直接派出了騎兵衝陣。

緊隨其後的是主力步騎,只待大宋軍陣動搖,他們就會蜂擁而至,徹底將宋軍擊潰。

六七萬騎兵,一旦衝殺起來,氣勢如狂濤怒卷,連身在後方的曹斌等人都感到天地的震顫。

見遼軍氣勢這麼強,曹斌身邊眾將連同穆桂英都有些緊張。

只見宋軍前幾排校官輪翻揮動三角紅旗,紛紛喝道:

“一隊就位……射,屈膝,二隊,射!”

遼軍剛剛衝進二百步之內,就見宋軍每一排都整齊劃一,各排士卒如同不斷起伏的海浪,無數弩箭如同狂風暴雨一般,連綿不絕地籠罩在,遼軍上空。

僅僅數十息的距離,遼軍騎軍如同踏進箭林地獄一般,戰馬哀鳴,紛紛栽倒。

只是宋軍弩陣早已聲名在外,遼軍也有所準備,衝陣的前排騎兵參雜了不少精銳全甲,讓弩陣的殺傷力稍稍打了個折扣。

穆桂英也不意外,再次下達指令,弩兵立時後退,露出後排已立槍、擁盾、持斧的重甲步卒。

整個過程絲滑無比,銜接極為順暢。

“陷陣之志,有死無生!轟!”

中軍當先守陣的,正是曹斌親手打造的五千陷陣軍,他們整齊的兵器敲擊聲,連衝殺過來的遼軍都為之一驚。

只是如此拼死之際,已由不得他們明白是哪支宋軍。

“吸溜溜……”

隨著第一排騎兵撞在長槍上,人仰馬翻,遼軍如潮的騎兵如同撞到了堅固的堤壩。

中軍陷陣軍尤其突出。

遼騎在兩側防線或許還能衝破兩三層兵陣,卻連陷陣軍的一層兵陣都不能衝破。

陷陣軍不只是裝備精良,士卒用命,其中更有八百人加持了兵魂,在體能力氣上,超過普通精兵一倍有餘。

在這種冷兵器稱霸的戰場上,宛如坦克一般。

曹斌等人站在土坡上,甚至能看到他們用大斧,將遼兵連人帶馬劈成兩半……

眾將看得目瞪口呆,有的還擦了擦頭上的冷汗,心裡暗暗比較,自己是否能夠敵得過那些小兵。

直到此時,穆桂英才徹底鬆了口氣:

“擋住了!如此精兵,有望全勝了。”

說完,她悄悄瞥了曹斌一眼,心中已驚佩萬分。

親眼看到曹斌麾下這一支支精銳部隊,她敢說,自古以來,論練兵之能,無人能出其右。

就算那些上古聞名的悍卒,遇到曹斌訓麾下兵馬,恐怕也要退避三舍。

她還是首次感受這種指揮士卒,如臂指使的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