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讓他進殿回話!”

潘太后此時有些迫不及待,連忙下令。

李公亮已忍不住向耶律宗原譏諷起來:

“魏國王,如何?”

“本相早就說過,遼人不是魏國公對手!”

“如今捷報傳來,還有什麼話可說?”

耶律宗原先是緊張了一下,隨後馬上就平靜下來,風輕雲淡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宋國一時稍占上風,也未嘗不可。”

“不過若略有小勝,就大張旗鼓報捷,實在有些小題大做,沒有見過世面的嫌疑!”

“遼宋實力對比,有目共睹,曹斌縱稍有才略,也難改大局。”

李公亮竟被他懟得一時語塞。

沒有見到捷報之前,他也不敢說是小勝還是大勝,若吹噓太過,等會讓潘太后丟了面子,自己豈不是要倒黴?

寇準卻不管潘太后怎麼想,他在維護大宋臉面上,是從不退讓的,於是輕篾笑道:

“耶律宗原,我大宋不似你遼人那般文過飾非,魏國公既著人大張旗鼓報捷,自然是前所未有的大捷。”

“事到如今,你猶自掩耳盜鈴,遼人都如你這般嘴硬麼?”

耶律宗原見他句句諷刺遼國,貶低遼國人的人品,心中有火,怒道:

“好,好,好,本王倒要看看,你大宋究竟打了個怎樣的‘大勝仗’,讓你等以為我大遼成了軟弱可欺……”

他們正鬥著嘴,一名甲士已走進大殿,不緊不慢地行過大禮之後,雙手捧著封筒戰報道:

“太后娘娘,五月初,魏國公遣楊志、林沖、種詁三位將軍率一萬虎豹鐵騎先行北上。”

“五月十五日,虎豹騎軍遇遼國大將兀突骨,一戰將其所部七千餘騎擊潰,俘虜其主將。”

“楊將軍命人將兀突骨放還,令其向遼國皇帝投送魏國公戰書。”

聽到這話,朝堂眾臣已驚呼起來,萬餘騎軍在野戰中將七千遼騎擊潰,這已經算是開戰大勝了,兆頭極好。

龐太妃帶著些傲驕低聲道:

“娘娘,俊才沒有白白浪費朝廷錢財吧?”

潘太后此時哪裡有心思與她鬥嘴,只覺得心裡壓力宣洩了不少,早已眉開眼笑,連連點頭道:

“值,值,本宮也從未懷疑過他的才能!”

說到這裡,她已經想要開口封賞了,卻聽那甲士繼續彙報道:

“五月二十日,遼帝派大將蕭奉先率一萬步騎,圍剿我虎豹騎軍,老將蕭撻不野率三萬精騎隨後接應!”

耶律宗原聽說大宋一萬鐵騎殲滅兀突骨騎軍,臉上已經很難看,聽到這句,心裡頓時咯噔了一下。

既然宋軍報捷,不會連蕭奉先二人都敗了吧?

那蕭撻不野可是沙場宿將,將兵數十年,深受皇帝信重,以多敵少,怎麼會敗?

這一刻,他心裡還抱一絲僥倖,或許是宋軍在四萬遼軍的剿殺下,成功逃脫,如此也算一個捷報吧?

卻聽甲士繼續說道:

“上午巳時許,趁蕭奉先剛剛抵達武強縣郊,楊志將軍命虎豹騎軍正面衝殺,用時兩刻將之擊潰。”

“隨後馬不歇蹄,令士卒奔襲三十餘里,再度擊潰蕭撻不野三萬精騎,其中包括遼帝親衛一萬皮室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