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自己又被針對,李清照眼裡露出一些惱怒,玉手也掐緊了青色官服,她本也不是喜歡隱忍的人。

不過她擔心自己擅自開口,會影響到曹斌,所以用詢問的眼神看向了他。

很多時侯,官員的出身都決定了他的立場。

就算他本身不願意承認,也很難洗掉別人對他的認知。

李清照也是如此,她是曹斌推薦入朝,還是破格提拔,天然就站在曹斌一邊。

所以朝臣們攻擊她的時侯,往往真正的指向是曹斌,若曹斌倒臺,她也會受到牽連。

在這種情況下,她會本能地會對庇護自己的曹斌產生歸屬感。

見李清照投來詢問的眼神,曹斌微微搖頭,給了她一個安心的眼神。

既然敢招李清照為官,他自然有所準備,與是直接問道:

“敢問寇御使,我大宋哪條律例不許女子為官?”

寇準愣了一下,沒想到曹斌會在律法上下手。

只是在這個時代,律法與禮法、民俗很難分開:

“下官以為這是常識、成例!”

朝中都有不少女子為將,自然沒有相關的律法明文。

不過民間有《女誡》一類的書籍教導女子的行為規範,對女子生活方式也已經形成共識。

李清照算是第一個打破規範的人,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曹斌的忽悠。

聽到寇準的話,曹斌卻搖了搖頭,道:

“我不要你以為,我要我以為!”

“常識無明文,本候以為你的常識是錯的。”

寇準差點噎住,怒道:

“忠靖侯休要強辭奪理,你破格招攬李氏女的後果眾人皆知。”

“你身為國家重臣,本應謹慎行事。”

“怎能因為一己私慾,如此馬虎?”

“本官說重罰如何不對?”

曹斌卻不管他說得天花亂墜,只咬住一點道:

“寇御使囉囉嗦嗦說了半天,還是沒有不許女子為官的律法啊?”

寇準差點氣死,我跟你說規矩,你跟我說律法,我跟你說影響,你還跟我說律法。

別忘了你不是普通百姓,而是朝廷重臣,一舉一動,都遺害深遠。

寇準本沒有打算用這件事搬倒曹斌,司馬光那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不說這事還沒有造成惡劣影響,難以撼動曹斌託孤重臣的地位。

就算他變成人人喊打,潘家父女也不會看著他倒臺,他們需要曹斌來平衡王延齡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