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司馬光的理想國 爭論(第1/3頁)
章節報錯
紫宸殿中,王延齡已經帶領眾臣排班站定,正等待潘太后返回主持廷議。
司馬光也變得老神在在。
事到如今,潘太后只能採用自己的意見。
只要能說退遼夏,保證大宋安穩,自己就算打響了名號,將來或有機會接替王延齡執政,施展平生所學。
不過,當他看到曹斌與潘仁美一起進殿,眼裡頓時閃過一些厭惡和緊張。
他為人比較保守,最看不上曹斌這種行為浪蕩的人。
更別說曹斌武人出身,喜歡以商業手段謀利,集合了他所有討厭的特點。
對他來說,如今大宋艱難的處境,就是曹斌這些武人攛掇先帝伐夏造成的,而且國家財富不變,曹斌所謂的富國富己手段都是在與百姓爭利。
如果說寇準對曹斌的態度是讚賞和警惕參半,他就是完完全全的敵視,視其為奸佞小人。
讓他緊張的是,曹斌此人不講原則,手段詭譎多變,現在突然出現在朝堂,若要阻撓自己的計劃,必會橫生波折。
不只是他,王延齡等人也不自覺得皺了皺眉頭。
正這時,見潘太后和龐太妃也步出後殿,眾臣不及多想,連忙拱身行禮。
“太后,請下旨赦免端王趙吉,令三司籌集錢帛平息此事。”
行完禮後,司馬光迫不及待的出班請旨道。
潘太后見他挾眾臣之勢,隱有強逼之意,心裡更加膈應,反而不急著讓曹斌出頭了。
她杏眼微微眯了眯,看向眾臣道:
“眾卿都是此意?”
聽到這話,王延齡等一小半朝臣躬身道:
“臣等附議司馬知院之言。”
章惇不住出言道:
“臣還是不贊同......”
他剛要出班,就被司馬光厲聲打斷:
“章惇,休要作無益爭辯。”
“若不用我計,你可敢保證遼夏不會合攻我大宋,安然送回太皇太后?”
章惇頓時無語,憤然而退道:
“我雖不敢作保,但賄賂敵國以求苟全息事,必不可取。”
司馬光卻不管他,只是冷笑道:
“既不敢作保,你有何臉面強自爭辯?”
“況且只是與他十萬貫錢帛罷了,何必多生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