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小皇帝發病,潘太后一夜憂心未眠。

次日天色未亮,她又不得不強打著精神與龐貴妃臨朝聽政。

二人剛剛坐好,就見外事院知院上奏道:

“啟稟太后,昨日西夏使者通報,言說太皇太后與廢王趙吉,如今正在西夏做客。”

雖然已經提前得到了風聲,但得到確切的訊息,潘皇后還是緊張起來,忙問道:

“西夏使者如何說?”

她倒不是怕太皇太后回來奪她的位置,而是擔心西夏拿趙吉作文章。

外事院知院回道:

“遼夏使者皆言,不願看到我大宋兄弟鬩牆,母子相爭,兩國願從中說合,請朝廷赦免太皇太后與趙吉之罪。”

還沒等他說完,已經有人忍不住怒罵起來:

“賊酋用心險惡,欲陷我大宋於不孝不義!可恨。”

朝廷從來就沒有給太皇太后定罪,遼夏兩國卻把她與趙吉混為一談,明顯是想敗壞大宋的名聲,從中弄計。

但現在這種情況,很容易讓人以為是大宋容不下太皇太后與端王母子,才使他們逃往西夏,大宋想要洗脫嫌疑很難。

潘太后聞言,臉色頓時陰沉起來。

對她來說,大宋的名聲還在其次,她更擔心的是端王趙吉。

若是大宋一旦赦免趙吉的謀逆之罪,他很可能會再次威脅自己兒子的皇位。

趙吉雖然是被先帝親自剝奪王位,貶為庶民,但還沒有來得及由朝廷正式定罪。

在“仁孝”和遼夏的壓力下,大臣們未必不會妥協。

尤其是在小皇帝經常生病,不能穩住朝中人心的情況下,很容易滋生出投機之輩。

何況遼夏兩國也可能會暗中幫助趙吉。

這一招正打在了潘太后的七寸上。

想到後宮中正在病中的兒子,她突然有些心急無措,忙向曹斌和潘仁美的位置看去。

然而讓她心慌的是,曹斌的位置竟然空空如也,忙啟朱唇問道:

“忠靖候為何不在?”

王延齡出班回道:

“太后,忠靖候著人告了病假,今日並未參加朝會。”

潘太后十分鬱悶,正要細問,潘仁美出班奏道:

“太后,此乃遼夏詭計,不可理會。”

聽到親爹應聲,潘太后才稍稍放鬆了些許,看了看眾臣道:

“太師所言有理,諸卿以為如何?”

政事院突然有人出班質問道:

“敢問太師,若不理會,你將置太皇太后於何地?”

“先帝臨終之際,還念念不忘太皇太后,你這是辜負聖恩!”

潘仁美見這名不見經傳的小官竟如此跟自己說話,頓時大怒起來,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