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爺,辭呈已經寫好了,您看看還有何不妥之處?”

手下幾個幕僚寫完奏章之後,交到曹斌手上。

此時已經是初夏時節,曹斌穿著一身寬大的道袍,光腳歪在一張搖椅上,一邊嗦著扈三娘送來的水果,一邊翻閱奏章。

由於道袍寬鬆不拘束,宋人閒居時,常當做睡袍來穿。

好辦晌,曹斌斌才將奏章交給手下道:

“沒問題,派人送往朝廷吧。”

路道觀察使自五代末,已經成了虛職,並沒有實權,因為這個職位權利太大。

此次是因為江南形勢複雜,皇帝才特別註明了這是實際差遣,如今方臘已經剿滅,若再佔著這個職位,就是犯忌諱了。

曹斌不會給御史攻擊自己的機會,所以形勢稍稍穩定,就打算主動上交權利。

他從沒有起意也不可能造反。

個人的性格和感情還在其次。

階級決定立場,雖然他現在大權在握,也有白蓮教可以利用,但頭腦還是清醒的。

白蓮教是窮人的宗教,他一個朝廷公候,可以暫時利用,卻不可以當做依仗。

而且白蓮本身容易傳播,一旦氾濫,曹斌也很難控制住。

他的出路應在朝堂。

“候爺,百花樓的金枝姑娘送來請帖,邀您赴宴,說是您的故人。”

剛剛送出奏章,門子來報道。

曹斌聞言,頓時笑了起來,道:

“她倒真的敢來,以為自己的資訊隱藏得很好嗎?”

於是換了身衣服的同時,又命時遷、武松等人暗中搜尋、埋伏方臘等人。

既然他找死,正好一鍋端了,然後讓龐萬春兄妹接手摩尼教的殘餘勢力,曹斌就再無隱患了。

他雖然不知道方臘的具體計劃,但到了這一步也不需要知道了。

百花樓在杭州北城,錢塘門附近。

這裡市井繁華,瓦肆林立,站在頂樓,就能看到城牆外面的西湖。

只不過此時的西湖,水草叢生,湖水乾涸,也沒有什麼風景。

曹斌剛一進去,就聽到了老鴇子的熱情招呼。

“哎呀,是曹候爺,曹候爺竟光臨鄙樓,姑娘們快出來迎接啊......”

他在青樓界的名聲,一向響亮,到達江南不久,就引起了各地青樓的注意,還流傳起了他的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