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斌的印象裡,蔡京這老傢伙從來不直接上陣。

往往是給同黨做鋪墊或旁敲側擊。

只要他做結論,很多時候都是輕描淡寫的一句提醒,就能把事情蓋棺定論。

像這次這樣粗暴直接地發言還是第一次。

皇帝愣了一下,詫異道:“太傅有何話說?”

蔡京不緊不慢道:

“爵不可輕授,賞不可濫用,忠靖伯升爵的速度太快了。”

“這對忠靖伯本人也不好,望陛下愛護‘年輕’才俊!”

他特意在年輕二字上加重了語氣。

聽到這話,曹斌有些無語,只想說,各位還是狠狠蹂躪我吧, 我他麼不用你愛護。

發達要趁早啊,我若成老頭子,就算當了皇帝,又有什麼滋味?

不過看皇帝的反應,他就知道這次升爵的機會泡湯了。

曹斌才十九歲,他的爵位官職升得太快,將來很可能會面臨升無可升的地步。

這對皇帝來說是大忌。

還有一點,大部分武勳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享受餘蔭,就你輕鬆立功,不停地升爵,太引人嫉恨了。

見曹斌臉色不對,龐太師連忙對他搖了搖頭,站出來道:

“太傅所言甚是,陛下若是歡喜,賞些財帛便是!”

曹斌又不傻,哪裡不知道現在說什麼,裝作十分欣然地推辭起來。

現在這種情況,就算獲得升爵獎勵也會被皇帝記在心裡,還不如賣個好!

皇帝見狀,遲疑了一下道:

“既然俊才不肯領受,那權且記下此功,下次立功,朕第一個封賞俊才!”

皇帝雖如此說,心裡卻多少存了些愧疚。

因此他的爵位雖然沒有升,但升了一級職官,從五品的秘書少監變成了正五品的秘書監。

想比爵位來說,文職職官倒實際一些,容易獲得比較高的差遣。

外放的話,最少也是一州之長,不是試、權這種臨時差遣,而是正兒八經的知州、知府。

算起來他也並不算吃虧。

“諸位大人慢走,今日陛下將於集賢殿宴請眾臣!”

眾人正要各自散去,就被內侍攔住了,笑意盈盈得說道。

皇帝心情愉悅,他們也跟著高興。

皇帝和大臣們離開後,百姓們卻久久不願散去,興奮地討論剛剛的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