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騰為李斯派了一個夥伴同行,這個叫諸葛明的,為人隨和,睿智善談,一路上與李斯相談甚歡。

「先生,到了新鄭,若是韓王為難你,你可不要放在心上。」諸葛明說道,「他很喜歡刁難人。」

「我與韓王見過面,想必,他不會刻意挖苦吧。」李斯說道。

諸葛明面露疑色,問道:「先生口中自稱的「我」,可是前一陣大秦宣揚的上古神兵?」

「不錯。」李斯解釋道,「秦王為了展示「我器」的霸道,所以命大秦上下都以「我」自稱。」

「原來是這樣。」諸葛明好奇地問道,「那神兵是何模樣,果真那麼厲害?」

李斯用手大體比劃了一下,說道:「類似於盾牌的形狀,但卻稜角分明,在戰場上的威力十分巨大,秦王已經靠它,以少勝多,贏了好幾次了。」

「哦?那有機會到要親眼見見了。」諸葛明頗有興趣地說道。

「會有機會的。」李斯道。

洛邑與新鄭的路途並不算遠,一路上說說聊聊,兩人不知不覺來到了新鄭。

在諸葛明的安排下,兩人住進了館驛,李斯將文牒遞送了上去,然後回館驛歇息,等待回覆。

第二日一早,諸葛明帶著李斯來到了韓王宮的議事大殿上。

「諸葛明,你不老老實實在洛邑待著,來新鄭幹嘛?」韓王頗顯慵懶地說道,「寡人不是說了,現在沒有多餘的冬衣撥付給你們。」

諸葛明拱手說道:「微臣此次前來,並非是為了索要錢物,而是為了護送大秦特使而來。」

「大秦特使?」韓王故作不知地問道,「在哪裡?」

李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外臣李斯,拜見韓王。」

韓王看見李斯,向前傾了傾身體,說道:「哦,果然來了個外臣,你說你叫什麼?」

「呵呵。」李斯笑道,「韓王真是好記性,這麼快就把在下忘了。」

「不得無禮!」旁邊的一位武將高聲呵斥道。

韓王抬手阻住那名武將,站起身來,向前走了幾步,仔細地看著李斯。

「喲,這不是李斯嗎。」韓王的臉上露出了笑容,「當初一別,仿在昨日,聽說你從韓國離開之後,就去了秦國。」

「呵呵,看來韓王還認得在下。」李斯笑著說道,「不錯,當年離開韓國後,在下便被秦王留在了大秦,做了廷尉。」

「廷尉……」韓王輕聲道,「倒是個不錯的差事。」

「是啊。」李斯說道,「當年秦王遭人構陷,是在下用某種辦法證實了他的血脈,而秦王為了表示感激,就封了在下一個官做,想來真是慚愧啊。」

「呵呵,想不到你還有這樣的本事。」韓王不屑地說道,「但是僅憑這種本事,恐怕是很難在吾大韓立足。」

面對韓王的嘲諷,李斯絲毫不怒,也跟著笑了笑說道:「所以說,韓國的臣子,皆具經天緯地之才,那些不堪之人,當然入不得韓王的眼。」

對於李斯的奉承,韓王顯得頗為受用,他哈哈一笑,看向李斯問道:「如今你既然作為秦國的使臣而來,是有政事要說吧?」

李斯拱手說道:「外臣此次入韓,是代表秦王來與韓王商議通商一事,以及協商贈與飛弩的數量。」

「哦?」韓王說道,「這麼說來,秦王他已經同意用飛弩來感謝本王?」

「正是。」李斯拱手道,「只不過,那飛弩造起來著實不易,大秦僅有的三千飛弩,還在秦王西行之時送與了西域。所以,大

秦給予不的數量,也並不能在短期內交付。」

「哼!」韓王冷聲道,「難造?只

怕是大秦將這飛弩捧上了天吧,如今韓非所改的圖樣已經由鄭國帶回大秦,莫非堂堂大秦,想要抵賴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