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聽聞王賁率軍歸來,早有預料,但聽說蒙恬跟著一起回來了,便心生惦念,也頗為奇怪蒙恬怎麼跟王賁遇到了一起。

早早地用了些午膳,嬴政命趙高備車,並將三套完整的瓷器都拿到了車駕上,來到了呂府。

呂不韋慌忙出來迎接,躬身說道:“老臣正要動身入宮,邀王上到城門外迎接王賁將軍凱旋。卻沒想王上先到了老臣府上。”

嬴政笑了笑說道:“誰邀誰還不都是一樣,寡人為仲父帶了些寶貝過來,所以提前了些。”

呂不韋將嬴政請進屋內,但瞧見趙高和隨從的兩個小太監每人手中都提著一個木箱,不由得雙眼放光。這個木箱他見過,正是存放瓷器的箱子。

坐定了之後呂不韋便問道:“王上所說的寶貝,可是瓷器麼?”

嬴政知道呂不韋早就注意到了箱子,便抬手將趙高招呼過來,趙高將木箱放在桌子上,小心地開啟了箱子。

呂不韋起身疾步走了過去,拿出了一個瓷碗,仔細觀察,卻不由得呆住了。

昨日呂不韋拿回府中的那箱瓷器,已經被他視若珍寶了,如今看到眼前的這些瓷器比昨日的還要精美細緻,簡直高興地合不攏嘴。

“仲父覺得怎麼樣?”嬴政笑著問道。

呂不韋不住地點頭:“不錯,不錯,看來這景家班的功底還真是不錯,才一天的功夫,竟有了如此改進,想必這花紋是可以隨心怎麼雕上去都行了。”

“這是自然。”嬴政說道。

呂不韋眼睛瞪圓了,一副發現了金礦的表情。

嬴政卻頗為平和地說道:“這三箱瓷器,寡人送仲父一箱,另外兩箱是想賞給呂文和呂武的,他們為寡人修建古承宮,辛苦得緊,由你親手賞給他們吧。”

嬴政輕描淡寫地送了順水人情。

呂文、呂武督建古承宮,確實有功,也應該賞賜,可嬴政卻借呂不韋之手來賞賜,這既給足了呂不韋顏面,又足以讓呂不韋突顯賞賜之物的價值。

至於賞不賞於呂文和呂武,那便是呂不韋的一念之間了。

呂不韋喜出望外,代呂文、呂武謝了恩,命侍從將三箱瓷器拿了下去,連連叮囑務必要輕拿輕放。

嬴政心中暗喜,這類的瓷器以後可是取之不盡,到可以辦到許多大事。

安置好了三箱瓷器,呂不韋看了看時辰,然後整裝備馬,陪同嬴政一起向南門行去。

兩個人騎著馬並肩而行,後面跟著趙高與呂不韋的侍從。

“仲父,寡人聽說蒙恬是跟隨王賁一起回來的。”嬴政說道。

“確實如此,王賁傳來書信,說道蒙恬正在他軍中,至於緣由,卻並未提及。”呂不韋說道。

嬴政有了一絲疑惑,自言自語道:“蒙恬出行的路線,應該與王賁歸朝的路線重疊不到一處啊,莫非出了什麼變數?”

呂不韋心情尚好,便安慰道:“王上不必疑慮,見了面問清楚便是了。”

嬴政點了點頭,騎馬的速度加快了一些。

到達南城門的時候,傳令兵早已在城門口等候,見兩人走近,忙上前跪拜道:“稟王上,呂相邦,王賁將軍已抵達城外,等候王上詔命。”

呂不韋揮了揮手,說道:“傳命接駕。”

傳令官領命,向城外騎馬賓士而去。

嬴政和呂不韋等人也加快了些速度,向著點兵場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