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逐鹿沙場,馬嘶鳴蕩氣迴腸。

春天的和風雖然已經變得舒適與溫暖,但沙場上的鐵甲與利刃,卻給人帶來涼涼的感覺。

辰時已到。

王翦軍的中軍主力,前面兩個方陣已經合二為一,形成了一個長方的矩陣。

偏將一聲令下,陣列前方的步兵向兩側分開,一千騎馬弓手魚貫而出。

隨著馬弓手的殺出,矩陣也變換了陣型,不同的兵種陸續跟著戰馬,有序向前挺進。

轉眼間,戰馬便奔近了弓箭的射程區域,戰馬上的弓箭手齊齊的張弓搭箭,蓄勢待發。

領隊的將官一聲令下,千餘枚箭矢齊齊射出。

唰唰唰…………

箭矢如密雨般砸入敵軍的陣中。

成嬌軍的前軍早已有所防備,前排的將士紛紛舉起盾牌進行防禦。

但箭雨過於密集,很多箭矢鑽進盾牌之間的縫隙中,射在兵士的胸膛上,手臂上,前排的陣列頓時出現了一些缺口。

只是略微的慌亂,後排的兵士便撿起盾牌,補了上去。

還未等完全站穩,第二波箭矢便齊射過來。

這一次,更多的兵士被射到在地。

而少量的箭矢則越過了步兵的防禦,射在了靠後一些的馬匹身上。

頓時一片人仰馬翻。

還未等第三輪箭矢射過來,便聽統領前軍的偏將喊道:“全軍後撤!前排兵士舉盾後移,不要慌亂!”

後陣變前陣,成嬌軍伴隨著第三波箭雨迅速撤移。

但是,撤退的速度定然沒有追擊的速度快,距離在一點點地拉近。

成嬌軍開始反擊了。

更多數量的箭矢從成嬌軍中射出,但是絕大多數都射在秦軍行進的前方。

顯而易見,成嬌軍的反擊,只是為了延緩秦軍追擊的速度,並未射殺攻過來的騎兵。

站在高處,遠望戰場的王翦見了此狀後,轉身對傳令官說道:“敲鑼將突襲的馬弓手叫回來吧。”

秦軍的陣中敲響了鑼聲,騎兵停止了追擊,兜了個半圓,撤向己方的陣營。

後面的步弓手與戰車停止了前進,但保持著警惕,注意著成嬌軍的動向。

待騎兵奔回到了步兵的後方,步兵才向後方撤離。

成嬌軍的前軍也停了下來,恢復了陣型,似乎又進入了兩軍對峙的狀態。

經過一番的小試牛刀,王翦確定下來幾件事情。

首先,昌平君的計策成功了,從成嬌軍前軍的表現來看,根本沒有真正反擊的想法。

其次,樊於期並沒有發現軍中的異樣,也並未作出調整和調查。

第三,成嬌和樊於期應該快來了,而這也是總攻的時刻。

不出王翦所料,戰況很快傳到成嬌的中軍大帳,成嬌與樊於期快馬直奔前軍陣前。

“咱們也過去吧。”王翦對昌平君說道。

昌平君點點頭,與王翦並肩騎馬,來到兩軍陣前。

成嬌前軍中的屍身已經處理完畢,雙方的統帥來到兩軍陣前,一方是成嬌和樊於期,一方是王翦與昌平君。

相隔百丈,這是相對的安全距離,因為要防止對方突施冷箭。